5月10日下午,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丁杰能应邀来到复旦大学,为经济学院金融专业硕士的同学们带来了“时代级别的顺风期——职业实践看固收投研”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邱实博士主持。
丁杰能,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投资官、泛固定收益资管业务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理学硕士,复旦大学理学学士,19年国内外固定收益、权益、外汇、商品等大类资产投研经验。历任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外汇商品部投资经理、投资主管、投资业务部总经理。

丁老师本次演讲围绕七大模块展开:固定收益投研发展、利率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作用、固收证券的时代价值、固收投研方法、90年代日本经济与金融市场复盘、量化宽松与财政赤字货币化,以及职业发展建议。
首先,丁老师介绍了国内外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概况,涵盖市场规模、品种分类、投资者结构、交易场所、交易模式等。他指出,当下固收业务正从单一领域向“泛固收”拓展,形成研究、投资、多资产策略协同的一体化架构。
在阐述利率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核心作用时,丁老师强调了理解利率与债券价格反向关系、对股票估值影响及与商品价格复杂关联对投资策略制定的重要性,并指出AI时代等因素正冲击既有逻辑,需在实操中总结创新。
接着,丁老师从城镇家庭净资产的配置、资管新规、宏观基本面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地缘政治与中美博弈、人口结构的变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净值化的发展、资管规模的变迁等角度,分析了固定收益证券的时代重要性。
关于如何做好固收投研,丁老师认为固收投资遵循“自上而下”的总量分析框架,投研逻辑区别于权益投资的“长板效应”,更依赖团队协作的“短板理论”,需严守流动性与信用风险底线,避免一次流动性管理失败或者“踩雷”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然后,在复盘90年代日本经济与金融市场时,丁老师通过对比中日优劣势,指出中国在地产风险缓释、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外部通胀环境、财政潜在空间及产业升级潜力等方面更具优势,但同时也需警惕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地缘政治风险。此外,丁老师提到,低利率时代外汇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流动,这有利于稳定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他还针对央行的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进一步阐明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当前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
最后,丁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了职业发展的建议。他鼓励同学们持续学习并精进专业知识,同时保持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此外,他强调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职业发展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并重视起步平台的专业性。

感谢丁杰能先生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王宁
审核人:邱实,王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