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上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名家讲坛”第80期在师生们的热切期待中拉开帷幕。本期讲坛特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龚六堂教授,为经济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带来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朱宏飞副教授主持。
龚六堂,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应用经济学组)成员,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从事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经济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编教育部第一批中国经济学教材《中国宏观经济学》,多次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优秀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60余篇,成果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课题以及部委多项课题研究。
讲座伊始,龚老师回顾了中国金融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基础训练在金融教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尽管《宏观经济学》课程曾一度在课程设置中被简化,但由于其在金融实务中的核心地位,最终还是被重新重视。他强调,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宏观、微观经济学基础,这对于理解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进行有效的金融决策而言至关重要。
然后,龚老师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龚老师先展示了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对经济增长的要求,接着对比了多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态势,在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较大分化,存在“高收入陷阱”的情况。龚老师还从经济危机、新冠疫情、中美摩擦、经济格局与规则变化等外部不确定性,分析了外部经济压力,并通过一系列数据说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龚老师强调,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证明这一点,龚老师将经济增长按要素分解,并将各国TFP(全要素生产率)与美国对比后发现,比率高的阶段经济增长更快,而目前传统要素增长下降,所以新质生产力尤为重要。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全球统一大市场、乡村振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金融市场发展、共同富裕、教育强国等因素,也都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因素。
讲座最后,龚老师分析了中国经济长期与短期的增长态势,提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确定性在于国内经济增长,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就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龚六堂教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丰富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感谢龚教授的精彩分享,并期待接下来“名家讲坛”系列讲座邀请到更多名家带来宝贵分享!
撰稿人:袁雨凡
修订人:缪炜
审核人:朱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