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资深公募基金经理王鹏博士应邀来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为经济学院金融专业硕士的同学们带来了“人工智能对股票投资的影响”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项目学术负责人张宗新教授主持。
王鹏,经济学博士,资深公募基金经理。在上海发改委、万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工作经历。有15年公募基金投研经验,超过8年连续公开基金业绩。
首先,王老师回顾了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前世今生,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图景。从深蓝计算机、阿尔法狗到ChatGPT,大模型在不断刷新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人工智能的本质是计算机利用大数据和算力来解决智能问题,实际上是计算机的应用,其存在着理论极限和物理极限:并非所有事物皆可计算,而运算速度受限于硬件、原子等物理条件,也难以达到人脑的思维速度。因此,王老师认为,投资人需要保持开放心态和好奇心,但不能无限夸大ChatGPT,其在短时间内无法取代人类。
接着,王老师用不确定性来串联人工智能和股票投资二者之间的联系。世界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但确定性(或决定论)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的猫、BS公式分别在量子和期权定价领域体现不确定性的存在,而我们常常只能用概率来描述随机。在现实中,大量存在黑天鹅事件,概率分布常常尖峰肥尾。同时,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也表明:确定性的模型也可能无法得出确定性的结果。此外,人具有的反身性也会产生明显的强化效果。
然后,王老师重点讲述了股票投资,股票投资的本质是短期投票机和长期称重机的结合。王老师通过恒大同时存在高杠杆和高分红预示爆雷和2008年金融危机大空头的案例,说明了投资需要兼备常识和逆向思维。同时,王老师以特斯拉和贵州茅台为例,说明了投资也需要有前瞻能力。此外,王老师指出,量化投资存在局限性,其模型假设无法覆盖黑天鹅的冲击。
最后,王老师总结道,我们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不断学习、阅读、思考、实践,让自己成为不可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人,提升常识储备和前瞻能力,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感谢王鹏博士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王静之
修订人:缪炜
审核人:张宗新,朱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