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名家讲坛|骆玉明:老子之道

  发布日期:2023-03-09  浏览次数:

2023年3月7日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名家讲坛”第58期如期举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骆玉明教授来到经济学院大金报告厅,为经济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带来了“老子之道”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朱宏飞副教授主持,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骆玉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辞海》编委、中国古典文学分科主编。被评为上海高校名师。著有《简明中国文学史》、《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纵放悲歌——明中叶江南才士诗》、《老庄哲学随谈》、《世说新语精读》、《诗里特别有禅》等;与章培恒共同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三卷本),合著《徐文长评传》、《南北朝文学》等。其中《简明中国文学史》被译为英文,在欧洲最著名的学术出版机构博睿(Brill)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史新著》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关西大学出版社出版;《诗里特别有禅》被译为韩文,在韩国星辰出版社出版。另有合作翻译日本学术著作数种,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学术随谈等各种文章数百篇。

骆老师以道家的定位引入本次讲座主题,从大到小将传统文化层层剥茧,由国学细化到儒道释三家。他谈道,我国文化内核形成的标志是西周初期形成的经典、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后世学者对这个时代的诸多学说有着种种评论,而对儒道两家的对比分析则更是数不胜数。

紧接着,骆老师就孔子向老子请教“礼”时的分歧为例,阐明了儒道两家思想的根本区别。孔子因所处时代礼崩乐坏而向老子请教周礼,希望能够借此重建社会秩序;老子却不以为然,“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认为周礼已然过时,孔子的行为毫无意义。由此,骆老师指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名教”,即试图通过人为命名的方式来界定事物并以此确立社会的秩序与价值;而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自然”,认为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自然变化的过程,妄图凭借人类的意志设计、控制一个社会是荒诞的。

之后,骆老师通过辨析儒家之“道”、西方上帝与道家之“道”的区别,描述了老子之“道”的主要特点。儒家之“道”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切实遵循的规则,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道家之“道”则是世界的本源和根本法则,具有原初、独一无二、永恒的特性,这也是西方上帝的重要特征。但道家之“道”又与西方塑造的人格化上帝不同,其因无限性而无法被有局限性的人类定义,不具有人格化特征,也不会显示自己的意志。

讲座最后,骆老师阐述了道家思想中世界的运行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万物均依照其自身特性演化发展,并且在遇到相互冲突时进行自我调节,最后形成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在提问环节,同学们与骆老师进行了积极互动,骆老师也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

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感谢骆玉明教授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陈伟烨

修订人:缪炜

审核人:朱宏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