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实务课堂|李瑾:“双碳”目标下的碳市场、碳金融与气候投融资

  发布日期:2022-12-09  浏览次数:

12月8日上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女士应邀来到线上会议室,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同学们带来了“‘双碳’目标下的碳市场、碳金融与气候投融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李志青副教授主持。

李瑾,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正高级经济师,在气候变化政策、碳市场、碳金融、气候投融资有近十五年从业经验,带领团队支撑上海浦东新区等多地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申报与方案设计工作。

本次讲座,李老师主要从碳市场背景及机制、碳市场发展现状、碳金融创新实践、转型金融政策及案例四个方面展开介绍。碳市场能以最小化成本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创新,符合“加快形成具有合理约束力的碳价机制”的政策要求。

首先,李老师梳理了全球碳市场发展脉络,全球各国合作制定针对气候变化的三大国际性法律性文件,COP27联合国公约设立了损失和损害基金。碳市场将原本属于公共品的碳排放权以规定额度分配给每个企业,若超出额度则需在市场购买,此过程中企业会权衡自身减排与市场额度价格,这一系列碳交易运行过程需要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

其次,有关碳市场发展现状,截至2022年1月,共有25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另外有8个碳市场正在进行建设。作为发展最快的碳市场已进入第四阶段,欧盟碳市场依托政策法规,完善市场机制,稳步推进碳市场各阶段发展,市场产品品类齐全,参与主体结构也非常丰富。目前,各国碳市场总量控制进一步缩进,欧盟即将实施碳边境税,各国碳市场建设亟待推进。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自愿减排意识越来越强,自愿减排市场随之发展,碳信用市场得到增长。在经历十几年发展后,中国碳市场形成了以全国碳市场为核心,区域碳市场为辅助,自愿减排市场为补充的基础构架。目前我国已启动各具特色的试点碳交易市场,并逐步推进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过渡。碳市场是一个强依赖政策体系的市场,目前已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政策体系,形成全流程规范的碳市场运行。

然后,李老师阐述了国内外在碳金融上的探索与创新。其中,碳资产质押增加了企业融资渠道,将短期内闲置的碳配额进行有效盘活,碳配额远期则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于碳价发现有重要作用。另外,碳保险还大大提升碳资产融资的灵活性,推动“碳配额+质押+保险”合作。在碳资产管理上,各地开展借碳、碳基金、碳信托等业务,推出碳中和ETF产品,同时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差异化的投融资模式,以市场手段强化各类资金有序投入,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资金安排联动机制,抑制高碳投资。

最后,李老师提到,为帮助重资产、高排放行业转型,国内外均开展转型金融实践,帮助高碳行业制定转型计划。根据国际转型金融的实践,中国正在进行转型路径研究,引导相关企业从高碳转向低碳模式,但目前仍面临标准、路径、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的挑战。

撰写人:孙月阳

修订人:缪炜

审核人:李志青,朱宏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