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实务课堂|张晓刚: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发布日期:2021-05-25  浏览次数:

2021年5月22日晚19:00,由上海市金融专硕教指委主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协办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讲座准时开讲。本期讲座特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晓刚老师主讲,并由上海市金融专硕教指委秘书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项目学术负责人张宗新教授主持。本次讲座采取线上形式进行,来自上海市10余家金融硕士培养单位的两百多位师生全程参与了本次讲座。

张老师现任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1993年进入期货界,先后任职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历任信息部分析员、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战略规划部总监、金融期货事业部总监;2006年加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任研发部总监。2015年10月起任中金所副总经理。

张老师的讲座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全球期货与衍生品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第二部分是我国期货与衍生品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第三部分讲述了我国金融期货运行情况和应用场景,第四部分和同学们分享了几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张老师首先以几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介绍了期货的诞生与发展,从农产品期货到工业产品期货,再到金融期货,此外还细致讲述了金融期货的发展路径。他从类别、规模、市场结构、区域分布四个方面介绍了国际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并从实务的角度分享了期货交易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期货的基本功能。

然后,张老师介绍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我国商品期货的现状。总体来看我国商品期货种类逐步丰富,规模持续上升,市场稳步发展。截止到2021年3月底,上市期货品种总数已经达到了92个(包括上证50ETF期权、沪深300ETF期权、沪深300股指期权)。其中,商品期货品种82个,金融期货6个,金融期权4个,基本涵盖了农业、金属、能源、化工、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接着,张老师讲解了我国金融期货运行情况和应用场景。他认为,我国之所以要推出金融期货,一方面是因为建立金融期货市场是深化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战略举措;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改革为金融期货的推出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张老师就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总体运行情况,从期现价格关系、参与者结构、交易情况三个方面做出了总结。他提出,我国金融期货期现价格相关性高,定价效率较高。参与者结构继续呈现机构化、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同时,张老师介绍了我国股指期货功能意义及应用场景。我国的股指期货有助于提高股市内在稳定性,股市波动率显著降低;有助于降低股市换手率,缓解股市投机度;有助于降低股市情绪度,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稳定持股的信心,加速中长期资金入市。此外,张老师还讲解了金融衍生品在实务操作中的应用,介绍了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功能意义及应用场景。

最后,张老师介绍了衍生品课程在我国的情况,衍生品课程成为金融专业“标配”。并对金融硕士教学提出建议,他建议金融硕士的教学应该配合学校金融衍生品课程,理论+实践,形成学校、交易所以及期货公司各方合力。学校讲授经济、金融理论,提供学习项目(场景);交易所介绍法规、交易规则,提供仿真交易平台;期货公司提供应用策略,落实仿真交易开户,仿真清算服务等。

张老师的讲座逻辑清晰、循循善诱,让同学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师生们真诚期待实务模块课程未来能够邀请到更多业界精英,为同学们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

撰稿人:张栋梁

修订人:张焱,缪炜

审核人:张宗新,朱宏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