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名家讲坛|王坚:城市大脑——对创新的重新认识

  发布日期:2021-04-09  浏览次数:

2021年4月6日晚间,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名家讲坛”讲座第20期正式举行。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院士莅临经济学院大金报告厅,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带来了主题为“城市大脑——对创新的重新认识”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主持,经济学院200多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王坚院士是云计算技术专家。他199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是阿里云创始人,首创“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布式云计算体系架构,率先提出采用计算作为公共服务的产业模式,主持研发以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为核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阿里云计算平台。通过创办“云栖大会”和创立“云栖小镇”, 构建了完整云计算生态,实现了从“飞天”技术平台到云计算产业的突破。提出“城市大脑”作为未来城市新的数字基础设施,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提高城市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他曾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讲座伊始,王院士以“云计算”为切入点,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城市大脑”背后的创新机制。第一,“城市大脑”有别于先前提出的“Smart City”,更强调了“数据资源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资源”这一核心观点。第二,“城市大脑”中包含了“城市”和“大脑”两部分,“城市”一词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不仅仅包括城镇,还包括农村;“大脑”一词有别于“AI”,其最重要的功能不仅仅是智能,更是协同,当下提及的“城市病”其实更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城市无法做到很好的协同。第三,“城市大脑”问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是“智慧城市”所忽略的,即我们城市发展到今天,到底多少资源可以支撑我们这个城市的发展。

随后,王院士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交通场景来阐述“城市大脑”的具体内涵。区别于传统的“机动车保有量”,他提出某一时点“机动车在途量”这一新的概念。很多人对城市现有状况的认识存在偏差。以机动车保有量约300万辆的杭州为例,平峰时的在途量约为20万辆,高峰时的在途辆约为30万辆,这与“二八原则”经验计算大相径庭。解决30万辆车和解决300万辆车所需的交通资源是完全不同的量级和概念。如果“城市大脑”完全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王院士推测大约10%的现有资源就可以解决城市的基本需求,而剩下90%的资源则可以投入到更多的创新工作中去。

最后,王院士分享了自己对“创新”的理解。他认为,大部分人强调的创新是从“0到1”的创新。然而更重要的创新其实是从“1到100”的创新(如美国的电气化)。这一类型的创新才是更为常见并极其重要的。有些人认为从“1到100”的创新不重要,是因为他们把从“2到2”的重复劳动误以为是从“1到100”的创新,比如每件事情都被冠名“智慧”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重复从“2到2”的无效劳动。王院士强调,创新不是圈养出来的,而是放养出来的,鼓励同学们积极创新,多做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工作。

本次演讲内容丰富详实、引人深思,王坚院士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学生们在整场讲座中也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讲座的提问环节,王院士回答了在场师生们的踊跃提问,他鼓励在座的同学们多去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勇于打破现有的常规,从问题的本质出发深入思考,产出有意义的创新成果。

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未来的“名家讲坛”系列讲座仍将会邀请名家大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师生均真诚期待“名家讲坛”系列讲座未来越办越好,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