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德澄股权投资董事长李军博士应邀主讲金融专硕实务模块课程

  发布日期:2013-03-27  浏览次数:
3月19日下午,德澄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导师李军博士来到学院,为金融专硕的同学们主讲了一场题为“我的PE观:新团队(GP)的募、投、管、退”的讲座,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他做PE的心得体会,对中国目前的PE现状作出独到解析,引领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中国PE。
李军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历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见习总经理、闵行支行行长助理、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海际大和证券(中日合资)副总经理、上海银行总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兼上市工作小组组长。现任德澄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PE基本运行框架
李军老师首先介绍了国外成熟PE的基本运行框架。出于避税考虑,各国的PE普遍采取有限合伙制,我国目前民间PE也大多采取这一组织形式。他认为,最佳的PE团队是由有经验的实业家和优秀的金融师、律师等专业性服务人才组合而成的,这是美国PE探索发展了50年的经验成果。而PE最开始在各国出现是基于一种盈利机会,如美国的KKR紧随并购浪潮,我国PE这几年Pre-IPO的模式则是因为我国一、二级市场价差大,存在套利空间的机会。


新团队的募、投、管、退
在募资环节,李军老师认为历史业绩是说服LP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于新团队而言,并无历史业绩可参考,启动资金和前期成本由谁来承担就成为开始做PE的一个难题。在LP投资后,如何保障LP履行出资承诺,LP与GP之间关系的约束管理同样是一个难题;在投资环节,他认为首先要有项目储备池,在此基础上最关键的是建立判断项目的标准。在此阶段,需有一定的容错率,投资人最应注重的不是最初的决定,而是如何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自己的投资进行调整,同时做好深入全面的尽职调查;在投后管理阶段,PE要在管与不管的事项间寻找平衡点,应在企业需要时提供帮助,并把决策权留给企业。根据台湾的一项追踪调查显示,被投企业最需要PE在财务、人事、法律三方面给企业提供帮助。为了规避风险,一定的监控也显得非常必要;最后是退出阶段,PE常用的退出方式包括IPO、管理层回购、股权转让、兼并收购、清算等。他指出,如何退出是PE机构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其筹资、投资、投后管理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是最为体现技术和水平的所在。
在讲座最后,同学们就“PE行业是否适合应届毕业生”、“如何选择和设计退出机制”、“如何寻找和确定基石投资者”等话题踊跃提问,李军老师凭借其在行业内的深入历练和丰富经验逐一作了专业解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