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杨博士主讲金融硕士实务课程

  发布日期:2013-12-29  浏览次数:

2013年12月10日,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实务模块系列课程第90期在经院205报告厅如期进行,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杨博士来到经济学院,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前景——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观察和疑问”的课程讲座。
首先,赵杨博士结合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加入WTO等重大经济事件,回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进程,对于中国经济目前放缓的增长趋势,他提出了“底在哪里”的问题,从而引出了本次的课程的核心内容。
赵杨博士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看空中国经济的种种悲观的理由,比如:人口红利的消失、全球化红利的消失、资源消耗过大、房地产泡沫挤压其它实体经济等等,并从一个“乐观者”的角度对这些质疑提供了他的解读。他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第一,尽管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能源价格的提高以及诸多的环境问题,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环境治理的发展等能够带来更多的投资与持续的增长。第二,中国地域广阔,从人口转移的角度看,空间其实仍然很大。第三,直观来看,房地产行业利润高企,但和制造业行业比较,制造业行业的低利润率似乎和房地产行业的利润高低并不相关。相反的,针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他这里提出了两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一是诸如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的低利润率是否反而说明了市场竞争的有效,二是欧美国家现在的高失业率表现了服务业的产能过剩,因此过剩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第四,比较美国的投资水平,我国的投资/储蓄比例还很低,而国内的ROE水平还很高,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改善,我国的投资潜力还有待发掘。
综合来看,赵杨博士认为,中国目前结构失衡问题最根本表现是储蓄率高而消费率低,其背后的原因在于我国人口红利与劳动力转移的叠加、收入分配不均、户籍制度限制等,而随着此次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改革,特别是其中土地制度的改革,若能成功开展,将极大地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从简单的生产函数Y=F(A,L,K)来看,我国人均资本还很低,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空间还很大。因此,他对于中国增长的前景持有乐观的态度。
赵杨博士的课程旁征博引、数据丰富,为同学们勾勒出了中国经济的全方位面貌,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课程结束后,对于利率市场化等热点问题,赵杨博士又继续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和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互动。
 
(曹乃佳 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