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校外专家授课】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少卿副教授主讲“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从传统伦理到现代法治”

  发布日期:2018-01-10  浏览次数:
【校外专家授课】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少卿副教授
主讲“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从传统伦理到现代法治”

2017年12月29日上午10:00,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实务课程第296期于经济学院大金报告厅如期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少卿副教授莅临经济学院,以“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从传统伦理到现代法治”为题,为《经济伦理学》课程及保险、税务、国商、资评专业学位150余位研究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本次讲座由《经济伦理学》课程负责人经济学院张徐乐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博士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少卿副教授)

黄少卿先生,经济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曾任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民营企业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中国经济。学术论文主要发表在 “World Development”、“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China & World Economy”、《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外国经济与管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探索与争鸣》等国际国内刊物,出版著作包括《走出发展的陷阱》、《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投资效率与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经济转轨中的合同执行》、《无锡经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样本研究》和《供应链金融》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基于产业组织特征的共性技术研发联盟治理机制研究”和国家交通运输部2016-2018专项课题“网约车监管体系与监管信息平台架构研究”。

(黄少卿老师上课情景)

哥伦布是不是一个企业家?黄老师通过这样一个新奇的问题开启了本次讲座。“企业家”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康悌龙(Richard Cantillon)提出,其法文的原意是冒险家,按照原意,和企业家最像的人就是航海家,比如哥伦布。而哥伦布所具有的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正是后人所谓企业家精神的渊源。康悌龙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又对企业家精神作了新的解读。黄老师给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奈特(Frank Hyneman Knight)认为企业家是处理经济不确定性的专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强调企业家的创新性,柯兹纳(ISRAEL M.KIRZNER)着眼于企业家对市场机会的敏锐性。其中,熊彼特型(Schumpterian)和柯兹纳型(Kirznerian)的企业家精神共同促成了市场循环过程的实现。熊彼特型企业家通过创新,打破旧世界、开创新世界;而柯兹纳型企业家则致力于将新世界建设得更有效率;当市场机会被用尽、经济效率再无提高之可能后,就需要熊彼特型企业家再一次打破现存秩序,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前者打破均衡,后者推进新的均衡的实现。总的来说,以上三位经济学家都侧重于对企业家精神本身的内涵解读,而鲍莫尔 (William Jack Baumol)则独树一帜,着重分析企业家精神或才能的配置方式上。

(从左至右依次为奈特、熊彼特、柯兹纳、鲍莫尔)

鲍莫尔认为,任何社会都不缺企业家精神(才能),企业家精神供给的多寡对各个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很小,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家精神的配置方式——从事生产性活动,还是非生产性活动乃至破坏活动——决定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决定企业家精神配置方式的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环境,是所处社会通行的一整套规则及由该规则所产生的经济回报结构。如果现有制度环境更加有利于从事寻租活动、通过窃取别人的财富来获取自己的利益,那么,企业家将把才能用于怎么把蛋糕中更大的一块分给自己,而不是去从事做大蛋糕的工作,即非生产性活动。如果有更加完善的公司法、信托法,以及对于这些法律的有效实施机制,投资人的利益能够得到充分保护,那么企业家将不去从事侵犯投资人利益的事,而是为投资人创造更大价值,即从事生产性活动。因此,制度环境是能否驱动企业家从事生产性活动、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制度环境对企业家才能配置的影响)

同学们深入了解企业家精神之后,黄老师将企业家精神置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阐释了中国经济改革与企业家精神的生产性发挥之间的关系。直到改革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价格双轨制等变通性制度逐渐确立,企业家精神才得以发挥。这一时期,企业家精神的生产性发挥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发的制度创新,如新型的企业组织、合约执行机制、资本获取方式等;二是企业不断发现利用市场机会,优化资源配置;三是技术进步,包括经济转型后期的高新技术引进和私营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等。为了让同学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企业家精神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发挥,黄老师通过生产可能性边界地推移与最佳生产组合的变动来刻画这一过程。黄老师认为,最佳生产组合从较低效用的C点移动到较高效用的A’点,离不开熊彼特型企业家与柯兹纳型企业家的配合。熊彼特型企业家创造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而柯兹纳型企业家则在新的生产水平下推动最优组合的实现,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经济改革演示图)

正如鲍莫尔所说,企业家精神可能运用于生产性活动,也可能运用于非生产性,甚至破坏性活动。黄老师指出,中国经济改革的四十年间,由于中国转型阶段特殊的营商环境,企业家精神的阴暗面也显现出来。中国传统伦理的关系网络特征,威权体制下对地方官员的分权,使得企业家精神也被用于寻租、国企管理层盗取公共财产等非生产性活动。这种政商关系本质上属于一种非法治的、基于传统伦理的人格化关系。黄老师也提醒大家,应当认识到这种政商关系的两面性,一方面地方官员的“掠夺之手”排斥了市场竞争,获得了不该获得的垄断租金;另一方面,地方官员的“援助之手”缓解了由于制度环境不完善给企业家造成的障碍,促进了民间创业。

(黄少卿老师上课情景)

新时期需要建立新型政商关系,黄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亲”、“清”为特征的新型政商关系,并就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利用法治手段,保护私人产权;二是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关键在于通过依法、依宪行政,防止政府的乱作为和不作为。在此基础上,黄老师进一步明确新型政商关系下企业家精神的应有内涵,即 “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最后,黄老师提倡企业家应该像哥伦布一样尊重自己的“国王”——资本家,现代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需要企业家和资本家的结合,而稳定的结合关系则需要健全完备的法律。

(研究生认真听课情景)

随后,李志青老师作了精彩点评,并鼓励在场同学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推动良好的制度环境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场同学对黄老师的演讲兴趣较高,反应热烈,黄老师也对同学们的疑问作了认真的回答。最终讲座在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中结束。

(同学提问情景)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研究生徐莉撰稿, 何立民修订
2017年12月3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