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日18:30,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名家讲坛”第25期正式举行。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学术委员会主席Pasquale Pistone教授应邀来到线上会议室,为经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及其他慕名而来的师生们带来了主题为“The tax implications of the cashless society”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税务硕士项目学术负责人杜莉教授主持,经济学院200多名学生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杜莉教授为我们介绍了Pasquale Pistone教授一系列瞩目的履历:Pasquale Pistone教授,现担任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学术委员会主席、意大利萨勒诺大学税法教授、维也纳经济大学欧盟法教授,专长于欧洲税法与国际税法研究,是著名的国际税法领域专家。杜老师表示,考虑到在座学生不同的学术背景,Pistone教授今天的演讲话题兼具了一般性和受关注的程度。
首先,Pistone教授简单介绍了本次讲座的框架,他表示将重点介绍无现金交易对于打击逃税(fights against tax evasion)的意义及相关的一些国际经验,特别是将会重点关注在B2C(business to customer)交易中如何打击零售商的逃税行为,这是他首次在公开场合讨论这一主题。简单来说,逃税就是未按期缴纳税款(the failure to pay tax as the time due),无现金社会使得支付的可追踪性成为可能,这对于打击逃税行为至关重要。他将参考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并通过实例说明无现金社会(cashless society)助力打击逃税的原理和机制,其中有奖发票(receipts lotteries)和现金返还(cashback)两种措施的区别特别值得关注。他指出,打击逃税,除了将罪犯送入监狱,还可以利用AI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数据越多,对于逃税的打击范围就越广。
讲座的第一部分,Pistone教授从无现金社会的税收挑战和机遇、税务审计变革和税收信息搜集三部分讲述了讲座框架。在B2C经济中采用现金支付,消费者承担的税负与卖方的申报额相关,这会产生一系列后果:现金支付中,消费者与卖方可通过共谋实现双赢,通过申报较少的支付额和名义利润以减少纳税。而在非现金支付条件下,每一笔交易数额都是可追踪的,实际成交额无法隐匿,因此有助于促进纳税遵从、降低遵从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并不一定要取代人工干预,相反,可通过机器加强对逃税的人工干预。Pistone教授强调,税法不仅要提升税务管理的有效性,也要尊重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税务局有权监控交易数据,但需要保证这些数据不被泄漏。
讲座的第二部分,Pistone教授列举了打击逃税的一些举措,除了传统的加强对违法者的刑事制裁,他认为,相比于限制现金的流通使用,以税收激励推动税收合规值得倡导。从税收角度上提倡无现金支付是完全合理的。很多国家都采取了推动无现金支付的措施,例如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意大利则采取了现金返还制度,但是,现金返还可能存在成本代价较大的问题。
讲座的第三部分,Pistone教授具体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巴西和葡萄牙的有奖发票制度(receipts lotteries)。他指出,有研究表明有奖发票制度在增加税收方面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问题:零售商和消费者可能达成协议,卖方承诺若买方不索要发票则会给予其一定折扣。而意大利的有奖发票只在无现金支付的情况下提供,基于可追踪的交易数据买卖双方无法共谋减少纳税,两个零售商之间也由于竞争而无法给予消费者额外折扣。因此电子支付能更好减少买卖双方谈判的可能性。
讲座的第四部分,Pistone教授具体介绍了阿根廷、乌拉圭、意大利和日本的现金返还(cashback)制度。从其适用性(适用于无现金支付条件下)、财政可持续性和增值税累进性等角度阐述了现金返还制度的优缺点。Pistone教授指出,增值税具有一定累退性,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购买同一件物品需要缴纳的税收数额是一样的,因此对于穷人来说会承担相对更高的税收。而现金返还制度有利于引入累进增值税,因为支付的增值税额可以返还。
讲座的第五部分,Pistone教授介绍了韩国的经验。韩国对于无现金支付同时给予消费者所得税扣除和零售商增值税优惠待遇,还通过区块链技术和AI进行了税务审计的根本性改革。
讲座的最后是总结和未来前景展望。Pistone教授表示,基于无现金社会交易数据的可追踪性,可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设计来更有效地打击逃税,但机器不能取代人工干预,未来需要更多进行大数据分析,增强人工干预。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期讲座圆满结束。感谢Pistone教授带来的精彩演讲,真诚期待“名家讲坛”系列讲座未来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撰稿人:沈柯钰
修订人:缪炜
审核人:杜莉,朱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