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职业素养•人文讲座系列】王雷泉: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发布日期:2014-05-23  浏览次数:
5月7日下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5会议室,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听取了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雷泉教授给大家讲授的“基金经理人道德品质与心理素养”课程,主题为“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王雷泉教授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著名教授,曾经翻译过《摩柯止观解释》、《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等。王雷泉教授不尚空谈,不作违心之论,力图以史料和事实表达对中国佛教的反省与前瞻,对佛教、禅宗等有着独到理解。整场讲座期间,王雷泉教授为大家清晰讲解禅是什么,禅在佛教中的地位和特点等概念,并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和积极互动。
讲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的基本看法,王教授讲到人生三大目标:安居乐业、安身立命、民心见性,并指出禅宗给出的安身立命的方案即是明心见性。同时,他还提到了“佛“存在的意义,佛为解决众生的生死大事而来,佛与诸佛,三世十方,在无限的时间和无边的空间中有无数的佛,佛启示众生进入佛的境界,提高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觉悟。第二部分是提升眼界、开佛知见,放大心量、周遍法界。王雷泉教授分析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的概念及深意。在谈到心与社会和世界的关系时,王教授谈了四个层面,分别是身心、心的染净善恶、心与众生社会国土的关系以及心与佛的关系。
王雷泉教授谈到,人的烦恼根源在于不了解宇宙和生命的实相,扭曲了自我与世界的真实联系。烦恼障来自感性的欲望,所知障来自知识的局限,人们就是被这两种障碍遮蔽了对真理的认识。王教授还谈到了人们现在受苦,是因为之前起惑,而后造业,才带来了不完美的生命状态。讲座的第三部分为“宗与教——禅在佛教中的地位”,王教授指出禅宗宗旨是“明心见性”。人心有黑白两部分,混沌的部分是受迷惑,这也是众生相。洁净的部分是净土,心悟即佛。

王教授以独特视角给同学们展示了另一种超脱的思想观以及独特的方法论。对于同学们而言可谓受益匪浅。同学们认真听取了王教授讲座,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与王教授进行了深刻对话。
王雷泉教授最后讲到,人们的感觉和认知总是有限的,对于自然智慧无法企及的部分,宗教可以有所突破,它用超脱人类自然智慧的方式去解读问题,让我们从身心净化,放下贪嗔痴,以佛的法界观,平等如实地观察生命的正报与依报,彻底打破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秽土与净土的两极对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