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行业专家授课】
2018年3月17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硕士项目、中国保险与社会研究中心及复旦保险俱乐部共同举办第298期保险硕士实务模块课程及“近思论坛”主题活动顺利举行。原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王和博士莅临经济学院,开设主题为《再存在:金融的劫数,或归途》的精品讲座,本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许闲副教授主持,保险硕士及校外爱好者共计90余人聆听了讲座。
王和博士从对金融本质的思考、对金融行业目前形态的反思开始,带领我们展望科技极速创新发展时代背景下,未来金融可能发生的业态变化,以及金融从业者、金融公司将面临的挑战。演讲伊始,王先生提出发人深省一问“金融这种业态以富丽堂皇、高大上甚至躺着赚钱的方式存在,是合理的吗?”接着,王先生以蚂蚁金服、支付宝的案例启发听课师生:金融目前的业态存在价值洼地,而价值洼地符合两大特征,一个是富丽堂皇,一个是不满抱怨,富丽堂皇意味着存在超额利润,不满意味着需求没有被有效满足。
同时,王先生指出,整个人类社会管理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个信用,金融系统亦不例外,而过去一直以来,金融系统的信用是建立在第三方信用基础上,这本身就带来效率的下降。因而王先生认为,金融的江湖将被科技重塑。
“重塑金融江湖的是有三剑客,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王先生接着就这三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对金融的重塑原因和具体影响进行了深刻剖析。
首先,互联网改变了人类对时空的认识和利用,这是互联网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如此大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当时空被重新定义的时候,无疑将重构金融。在互联网时代,客户已经代替中介机构成为中心,同时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模式创新——减量管理,传统的保险是一个等量管理的概念,这种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保险应该通过他的专业能力,实现风险保费总量的降低,并从这个降低的量当中去获取它应有的价值;其次,大数据将使业界进入算法时代,在足够多维度的数据基础之上,将能够完成一次自认证系统。尽管目前大数据下更多的是集中计算,但不管是企业单位的集中,还是社会化的集中,未来一定会迎来分布时代,因为未来我们每一个人的终端都是一个庞大的处理器,我们要解决的是网络结构的问题;再次,区块链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社会性,就是协调和处理解决个体跟集体的关系,也包括个体跟集体的利益关系。正是基于社会性区块链,才能够重构信任,也将重构金融,乃至于重构社会。区块链能够改变金融信任机制,从前信任能改变为后信任,或者是自信任。
临近结束,王先生对今天的演讲内容和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总结、提炼和理论升华。他指出,通过解构与重构才能实现金融的再存在,解构就是发现价值,重构就是实现价值,最终实现再存在,解决效率和提供更多可能。这就是金融创新的一个基本思路——找到一个有价值洼地的地方解构,然后用一个全新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方式重构它,来实现价值。
互动问答环节,王先生与参会师生和嘉宾进行了积极、充分的互动交流,就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应对金融科技的职业冲击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反映收获满满,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本次保险专业硕士实务模块课程圆满结束。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研究生徐炜撰稿,何立民修改
2018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