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实务课堂| 徐猷昂:国际贸易中的转让定价实务讲座

  发布日期:2025-05-22  浏览次数:

5月15日晚,毕马威税务合伙人徐猷昂先生应邀来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以“国际贸易中的转让定价”为主题展开分享,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税务硕士项目主任余显财副教授主持。讲座中徐老师通过扎实的税务学科功底与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务交融的税务盛宴。

讲座伊始,徐老师首先介绍了转让定价的核心概念与现实意义。他指出,转让定价指的是关联企业之间在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资金或服务等交易中采用的定价安排。为了防止利润在关联方之间无实质经济理由地转移,各国税务机关均以“独立交易原则”为基础进行监管。在全球经济愈发互联的背景下,转让定价已成为各国税制协调、反避税监管的重点内容,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和全球经营布局具有深远影响。

随后,徐老师详细介绍了关联关系的认定标准与转让定价风险。他结合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指出关联关系不仅限于股权控制,还包括资金借贷、人员重合、经营控制等形式。税务机关在实务中更注重“实质重于形式”的认定方式,通过“功能-风险-资产”三要素综合判断关联交易的合理性,进而决定是否进行纳税调整。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徐老师梳理了转让定价的五种常见方法,包括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成本加成法、再销售价格法、交易净利润法及利润分割法。他指出,这些方法本质上是用于评估交易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测试工具,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交易性质灵活应用。针对复杂的无形资产和服务类交易,徐老师强调需关注经济贡献与风险承担主体,避免出现合同权利归属方并未实际承担功能与风险的失真情形。

讲座的第四部分聚焦中国转让定价相关法规与合规要求。徐老师指出,当前的监管框架以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第42号公告、2017年第6号公告和64号公告为核心,构建了涵盖主文档、本地文档和国别报告的三层同期资料体系。他提醒同学们,跨国企业一旦达到报告门槛,需如实申报关联关系和交易,并根据实际交易准备详实的功能风险分析与定价依据。

在案例分析环节,徐老师分享了多个真实发生的税务争议事件。其中包括可口可乐欧洲子公司因许可费安排被法国税务机关追缴巨额税款;某医疗器械企业因本地化生产转移导致利润显著增加,从而引发税务机关重点稽查;以及跨国集团通过设立中间公司进行关联贷款套利,被澳洲税务局质疑并调整税基。这些案例深刻揭示了在复杂业务场景下,税务机关如何从“合同”回归到“实质”进行税务判断,企业需要通过制度化、文档化手段自证定价公允。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同学们就常设机构构成、增值税与转让定价的交叉、境外许可使用费的纳税义务等问题踊跃提问。徐老师结合国内外实务操作细节一一作答,强调合规不仅要考虑所得税,还需关注海关审价、流转税、外汇支付及合同安排的全链条合规风险。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跨国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所面临的税务挑战与监管逻辑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理解了转让定价制度的底层逻辑和实践难点。徐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实务经验,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现场反响热烈。

感谢徐猷昂先生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张勉

审核人:余显财,王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