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朱青教授应邀来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围绕国际贸易、财税改革、中美经贸关系及青年学子就业等热点问题,为经济学院税务专业硕士的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税务硕士项目学术负责人杜莉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朱青教授结合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基石——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并引用约翰·穆勒的“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全世界的生产力”的经典论断,分析了当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国际贸易政策及其发起的“全球关税战”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威胁。接着,朱教授还分析了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关税政策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冲击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对“关税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千方百计扩大国内消费。

针对国内财政经济现状,朱教授指出当前我国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主要应对办法是稳住宏观税负,开源节流,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为了扩大居民消费,财政应当利用自己手中的收支工具矫正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切实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针对青年学子关心的生涯规划和就业问题,朱教授指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确实导致就业竞争加剧,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不可替代性”。税收领域的很多技能是AI不能替代的,例如反避税工作就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它很难被AI所取代。未来“1+1=2”这类的制式化格式化的东西很容易被AI替代,但税务工作很多需要对政策的理解和解读,需要人与人的沟通,所以财税专业的学生未来仍大有可为。他鼓励同学们不仅要会“回归”,更要会用所学的财税理论和知识分析当前中国的现实,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做出自己的贡献。
现场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国际税收规则重构”、“AI对财税行业的冲击”等问题踊跃提问,朱教授逐一作答,教室气氛十分热烈。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朱教授以幽默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政策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为在场的复旦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的思想盛宴,感谢朱青教授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王超
审核人:杜莉,王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