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实务课堂|李少华:多资产配置FOF实践

  发布日期:2025-04-01  浏览次数:

3月29日下午,华宝基金基金经理李少华先生应邀来到复旦大学,为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带来了主题为“多资产配置FOF实践”的实务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项目主任蔡晓月副教授主持。

李少华,华宝基金基金经理,FRM,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金融数学硕士。拥有9年公募买方从业经验,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及多因子定量选基,从事FOF公募管理、对冲专户管理、组合管理、基金研究、量化风险、绩效归因等相关工作,个人风格较为稳健,定量为主,定性验证,始终保持周期思维,坚持高胜率、低赔率的投资理念,希望为持有人创造稳健收益。

首先,李老师阐述了资产配置的核心意义。他指出,多元资产配置能够有效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抑制情绪化交易,并追求长期收益。通过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他强调了资产组合的相关性对风险分散的重要性。例如,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原油价格剧烈波动,但长期来看仍回归稳定,这体现了资产配置在市场波动中的稳定性。

在实践层面,李老师分享了多因子模型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他指出,市场因子、规模因子和价值因子是解释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投资者也要警惕过度拥挤的市场策略,如2023年小市值因子的过度暴露,最终导致2024年市场的急剧下跌。

接着,李老师深入探讨了风险预算的概念,并通过风险平价理论,展示了如何将资金分配转换为风险分配,从而降低组合波动率,提升风险收益比。例如桥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正是这一理论的成功实践。而在多元资产风险预算的实践中,李老师建议投资者先明确个人风险预算目标,选择大类资产,并在战术层面结合主观判断进行调整,最终通过选择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企业,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

然后,李老师指出,市场行为受大众情绪影响,难以完全量化,但投资者可以通过构建稳健的投资框架来应对市场波动。他以2020年美股暴跌为例,强调了长期坚守投资框架的重要性。在资产配置时,需关注资产背后的驱动逻辑。例如,新能源股票与碳酸锂期货的相关性,以及黄金与白银的联动性,都是资产配置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李老师强调,投资前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至关重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并在长期坚持中不断优化权重。

最后,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悉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分享了学习能力和性格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他认为,持续学习和性格匹配是基金经理成功的关键,而路径依赖虽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扩大能力圈来突破。此外,师生还探讨了AI技术在投资中的应用,李老师认为,AI模型与经济学知识的结合或许将为投资领域带来新的可能性。

本次讲座围绕多资产配置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李老师以丰富的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投资见解。稳健的资产配置框架、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及持续的学习能力,是应对市场波动、实现长期收益的关键所在。

感谢李少华先生为同学们带来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刘丹阳

审核人:蔡晓月、王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