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课程回顾|名家讲坛·特别活动

  发布日期:2023-10-19  浏览次数:

2023年10月17日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名家讲坛”第69期·特别活动如期举行。杨玉成教授以“金融分析师与金融学习”为题,张金清教授以“大学精神、无用之用与职业发展”为题,为经济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带来了“学习、实习、就业之惑解惑”特别活动报告。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朱宏飞副教授主持,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杨玉成,博士,正高职经济师。现任滴水湖高金兼职教授,德裕益方研究院院长,上海金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2006年全国十大CFO,百公里越野跑者,马拉松六星奖牌获得者,散文集“生命的荣光”“一无的所有”作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研究生导师。历任上海财经大学讲师,君安证券研究员、部门负责人,大众科创(现大众公用600635)董秘、副总经理,申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能集团财务公司总经理,东方证券(600958)财务总监、副总裁,东方金控(香港)董事长,上海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张金清,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同时兼任第八届国务院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债指数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清算所风险管理委员会外部委员长,等等。

讲座伊始,朱宏飞老师强调了“名家讲坛”的宗旨,不仅是要分享跨学科知识,还要传递具有复旦特色的价值观。借此次名家讲坛特别活动的机会,邀请到了校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关于学习、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的心得体会,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杨玉成老师结合他自身越野跑的经历,引出了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所写的“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老师强调,人生正如越野,下山之后又是一座山,只有不停地爬山,才能完成整个赛事。

在专业方面,杨老师分享了他所理解的金融和金融业的本质与构成,介绍了金融学习的难点主要在于:要学习的知识太多、学习时间紧、对实体经济不够了解以及信息混乱等,并提出了金融从业者的核心要求是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相关专业知识、对政策和市场的高敏感性、强烈的合法合规意识以及健康的体魄等。由此,杨老师提出,如果同学们想要成为金融分析师,目标不应是成为“调研员”或“评论员”,而应成为“研究员”去发现和创造价值,并分析了金融分析师的基本素养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杨老师认为金融分析师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品性,否则容易陷入陷阱,即“到底股价的波动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张金清老师结合近年来他在我院专业学位招生、培养、学位工作方面的投入与思考,阐述了专硕研究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指出,出现上述问题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大学精神的缺失。张老师简单介绍了大学的起源和雏形,并借用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的一句话阐释了何为“大学精神”,即“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过度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困于其中而失去了创新能力,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做出改变的地方。

对此,张老师强调,“学以致用”的“用”是“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是大学之“用”,是不为特定目的的“用”,而不是面向市场的开发利用。同学们在就读阶段的基本任务应是理论和无用之用的学习,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基于理论和无用之用的能力。理论和无用之用的能力可以等同于志趣+品性+功夫,有能力的人自然会有丰富的机会,又何愁没有好的职业发展。此外,张老师还提到了大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是了解、学习和坚持大学精神,成为大学精神的塑造者和示范者,在教学的同时应做好育人工作。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与杨老师、张老师进行了积极互动,老师们对现场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至此,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感谢杨玉成教授和张金清教授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吴嘉仪

修订人:缪炜

审核人:朱宏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