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经济学院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教学培训讲座

  发布日期:2015-04-24  浏览次数:
案例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各项目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明确要求,目前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在校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科学学位,教学培养过程中,急需大量案例用于教学与研究。为此,经济学院以参与全国金融硕士案例大赛、推动案例教学改革等活动的契机,于4月21日下午在经济学院801会议室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撰写与教学培训讲座”。学院邀请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管理学院姚凯教授主讲,讲座主题为“如何撰写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应用、体会与感悟”。
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金清教授主持,主要面向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各项目授课教师及专硕研究生。讲座分为三个环节,张金清教授首先对姚凯教授和本次讲座的主题、目的、意义进行详细介绍与说明;姚凯教授随后对如何撰写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做精彩解读;讲座最后设置了互动环节,姚凯教授与学院师生进行了热烈交流。
姚凯教授的演讲内容翔实、形式丰富,并列举自身经历及完成的华为、欧莱雅等教学案例,进行深入讲解,他分别从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开发及注意事项、教学案例的应用三个方面,对案例教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做出了精彩解答。

德鲁克式案例与哈佛案例
姚凯教授首先从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发展历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着重讲解了德鲁克式案例和哈佛案例的区别。他指出,哈佛案例资料完备,可以为学员提供一个企业实际经营的全貌,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员从复杂的背景资料和纷乱的信息中把握住主要矛盾与关键要素,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德鲁克式案例往往撷取企业的全貌的缩影或者某个侧面的情况,既可以为学员了解实际经营管理情况提供机会,又可以短时间内接触更多、更广泛的案例,提高对各种不同案例的适应能力,避免学生陷入繁杂的数据资料中不知所措。通过案例分析从多个侧面掌握原理、技能和方法,最后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两方面:首先,哈佛案例冗长而且细节俱全,德鲁克则倡导案例短小精悍;其次,哈佛案例注重为学员提供大量的原始案例作为分析的基础,德鲁克式案例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人的因素,要求人们超越事物的细枝末节和数据表象,去发现各类问题的一般性原则。姚凯教授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宜采用德鲁克式案例,而对于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教学则适合采用哈佛案例。

教学案例开发要“三步走”
关于教学案例的开发,姚凯教授以华为、欧莱雅等案例为例,列举了很多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教学实践,详细介绍教学案例的开发过程。他认为,案例开发需要分为三步:选题与筹备、调研收集资料、编写案例与获得授权。选题方面,案例主要来源于纷繁复杂的行业实务以及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思考,需要将教学中某些想法转变成案例编写的想法。同时,在做咨询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较多精彩的案例原型;通过网站、报刊、杂志、微信等媒体报道或宣传,也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和想法,从而确定做某些与课程相关的案例。案例编写的过程中,姚教授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案例的情节要引人入胜,避免空洞无物;要尽量使用一手资料,避免仅仅使用二手资料;使用过去时态;尽量采取丰富的数据、图表来演绎案例内容,行文活泼,便于读者把握事实;采用多种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使案例分析更加深入,事实要反映充分,得到的全部有关事实都应该包括进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编写过程中不应有作者本人倾向性的意见或观点;如果要写其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应当在案例中注明其为某某人的观点,而不得作为事实来加以报告。

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第三部分“案例教学的应用”中,姚教授主要介绍了案例教学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及注意事项。姚凯教授强调,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课程进行适当准备。教师需要在上课前一日,再次阅读并思考相关案例,掌握更多案例情况信息和更多的行业、市场背景,思考希望课堂上发生什么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讨论的最佳顺序、案例的每一部分需要讨论多长时间,考虑如何激发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去讨论问题。教师应事先评估教学效果,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同时,教师可以提前将案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阅读、熟悉案例,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查阅相关资料,并作充分准备。对于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姚教授认为,案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要扮演好一个组织者、协调者、聆听者、质问者的角色。案例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教师需反复强调在案例中并没有“唯一解”的存在,鼓励不同意见的出现,不轻易干涉学生发表观点。教师要控制好案例讨论的时间和节奏,特别是当学生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清时,要及时地把讨论引向案例的主题。同时,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坚持正确意见,纠正错误,为讨论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
讲座最后,姚凯教授与在座师生进了问答交流,讲座在师生的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