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是全国最早建立金融学专业的高校之一,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经过几十年来的教学和研究实践,已经打下了相当扎实的金融学科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组建起一支具备较高学术素质的教师队伍。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金融人才培养质量,复旦大学特设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
培养目标
以“培养未来金融领袖”为目标。对标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人才需求,旨在培养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广阔的国际化视野,扎根中国金融实践,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扎实,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课程设置
培养方向密切联系现实需要,分为基金管理、量化投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定量金融六大方向。核心课程包括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机构与市场、公司金融理论与实务、投资理论与实务、金融风险管理实务、财务报表分析与估值、量化投资理论与实务、固定收益证券实务、金融衍生工具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分析、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科技、机器学习与金融建模、金融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名家讲坛等。
教学特点
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反映金融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金融专业硕士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并将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 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环节。注重经济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培养。
合作伙伴
本项目积极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成果显著。师资方面,94位校内专职导师与228位金融业界专家组成“双导师制”团队,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双重指导。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涵盖基金管理、金融科技等6大方向,开发案例型教材并开展案例教学,近5年多篇案例获奖,并有9篇论文获上海市和国家级优秀硕士论文。实践教学上,与上海银行、汇添富基金、国泰海通证券、德邦证券、交通银行、广发证券股等8家机构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项目还邀请业界专家开设前沿讲座、参与课程设计,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金融行业输送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