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 / 正文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二十——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学术论坛

  发布日期:2013-04-15  浏览次数:

2013年4月9日下午15:15-16:30,经济学系在经院514会议室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经济学系陈硕老师主讲,主题为“攫取之手:央地财政格局下的公路收费影响、成因及对策”。经济学系副主任高帆老师主持了研讨会,经济学系的部分老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陈硕老师首先提到,近年来媒体高度关注公路乱收费、高收费的问题,使得公路收费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遭到广泛质疑。但媒体对此现象的认识仅仅建立在案例观察基础上,由此展开的反思及获得的政策性结论需要谨慎对待。基于以上考虑,陈老师试图结合系统数据,实证检验当前公路收费制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同时寻找过高收费的成因以及讨论改善该制度的对策。接下来,陈老师按照背景、文献综述、数据、实证检验、成因分析和改革策略这一思路展开对此问题的探究。

陈老师观察到,资金投入不足曾是制约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公路发展的瓶颈之一。“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解决了该问题并显著的推动了路网建设。由于养路费被纳入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并占有接近一半的份额,地方政府即使在还清贷款之后也没有动力取消该制度,其“扶持之手”也逐渐演化为“攫取之手”。对于路费对经济的作用机制,陈老师认为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路网建设、物流总量、市场整合以及通货膨胀。其中第一个机制为预期正向,其余三个为负向。非参数回归的初步结果表明公路收费的增长会使得国内贸易减少、市场分割增强、物价抬升以及经济发展放缓。

在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中,陈老师采用PMG估计方法依次检验了路费水平对GDP增长率及人均水平、公路货运量、市场分割指数及物价水平的作用。结果发现公路收费在初期一段时间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之后则会阻碍经济增长。其作用机制也证实了之前的假设,但对于路费推高物价则没有获得实证支持。然后,陈老师又运用GMM估计方法进行了稳健性讨论。接着,陈硕老师阐释了公路高收费的成因在于地方政府在当前财政安排下对预算外收入的追逐行为。通过实证检验,陈老师发现较高财政依存度、较高增值税比重、较低土地出售收入以及较高政府支出都会显著推高导致公路收费水平,这些指标均用来测量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陈老师又探讨了对于后续改革的一些看法。改革是否顺利推进下去不光涉及到改革是否能够增进社会总福利水平,更涉及到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当前中央政府的改革方案没有充分补偿地方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利益损失,因此地方政府推动的动力不足。中央政府需要全面和谨慎地评估地方政府在这次改革中的成本及收益。

在陈硕老师的学术报告结束之后,李慧中老师、马涛老师、严法善老师、李洁明老师、范剑勇老师、戚顺荣老师、高帆老师、孙大权老师、冯剑亮老师等就相关问题与陈硕老师进行了交流,包括收费对经济增长影响拐点问题、市场分割的衡量问题、土地财政与公路收费关系问题、收费改革推行的难易以及途径问题、美国公路收费实践问题等。此次学术报告会最后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