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 / 正文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二十一 ——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学术论坛

  发布日期:2013-05-02  浏览次数:

2013年4月23日下午15:15-16:30,经济学系在经院514会议室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老师主讲,主题为“参与度与气候变化应对:基于成本收益方法的视角”。经济学系副主任高帆老师主持了研讨会,经济学系各位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李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的演进过程,然后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分析各国在国际框架下的选择,并阐释了碳排放与参与度相关问题,接着建立模型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按照这一思路,李老师展开对此问题的探究。

李老师指出: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的演进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88年多伦多会议上,各国关于减排提出很高的目标;第二阶段:1998年,部分欧盟国家、转型国家及澳洲国家联合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几种减排机制,这是第一个比较正式的减排协议;第三阶段: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确立了全球升温2摄氏度的长远目标,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减排量,各国自愿确定自己的减排计划;第四阶段:在2012年多哈会议上,只有部分欧盟及澳洲国家继续坚持之前确立的减排计划,不少国家选择退出。总体上来看,国际气候协议的明确性、限制性程度一滑再滑,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接下来,李老师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对各国在国际框架下的选择展开分析。一国如果选择减排,其成本可分为三种:不同情形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购买碳排放的价格等。计算成本的基本方法是一般均衡理论。目前国际上相对比较成熟的是一体化模型,他利用耶鲁大学的一篇研究为例详细解释成本的计算。李老师提到,碳排放价格可以作为成本收益框架下的一种新的衡量指标。成本一经计算出来,碳减排参与程度也就相应决定了。但是目前这种三种成本的分类相对复杂,而且设置了繁琐的情境与年份的划分,李老师试图探索一种价格反推碳排放的参与度的机制。

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李老师先展示了近25来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参与度的趋势。他提出为什么参与度会下降以及是否有均衡状态存在这一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然后,在模型部分李老师详细说明了三个函数。第一个函数中,横轴是参与度,纵轴是成本/收益,成本与收益曲线都呈递增趋势。不同点在于,收益增长愈来愈快,而成本的增长越来越慢;第二个函数则更加贴近现实,坐标轴以及成本曲线都不变,但是收益曲线发生变化(其走势先是下降至横轴下方,然后有较快的增长,最后达到稳定状态),这样在两线的交点处就形成了低均衡Q1与高均衡Q2两种状态。第三个函数是关于参与度和总体福利的函数,总体福利先上升后下降,李老师强调说均衡会稳定在Q1或Q2上而不会达到峰值,同时提出过度参与的概念。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李老师又阐述了对于当前碳减排参与度的一些判断和看法。目前,碳减排是基于各国自愿选择之上,这是一种低均衡的稳定状态。但是,从低均衡到高均衡寻找临界点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另外,从这一研究可以看出,部分国家已经开始以一种国际的眼光、跨国的视野思考问题。

李志青老师的学术报告结束之后,李慧中老师、张中祥老师、李洁明老师、焦必方老师、严法善老师、杭行老师、张涛老师、高帆老师、孙大权老师等就相关问题与李老师进行了交流,包括国际框架下中国环境战略选择问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激励问题、各国的成本收益核算问题、减排损失计算方法问题、产业结构对参与国策略的影响问题、过度参与问题等等。最后此次学术报告会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