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 / 正文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十五——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学术论坛

  发布日期:2012-05-10  浏览次数:

2012年5月8日下午15:15—17:00,经济学系在经院514会议室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孙大权副教授主讲“经济学的中国化还是创建中国的经济学?——从中国经济学发展史角度的考察”。经济学系副主任高帆老师主持了研讨会,经济学系的各位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孙老师首先指出经济学的中国化和创建中国的经济学具有不同的内涵,前者是指将经济学普适的方法和原理运用于中国经济实际,而后者则是指从中国经验提炼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原理。接着,孙老师列举了若干困扰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问题,包括:应不应学习西方的经济学;学习西方哪一种经济学;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立场、方法、原理、政策是什么;中国在地理、历史哲学、文化、人口、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转轨等方面的特殊性是否会产生中国经济学;如何运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解释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学何时独立;政治与经济学发展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学发展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等。

此后,孙老师按照清末、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孙老师指出:在清末时期,我国存在着自古以来着重于安定而非财富增长的经济思想,同时,张之洞、梁启超、陈焕章等人开始传播各种流派的西方经济学。在民国时期,经济学的中国化与创建中国经济学齐头并进:马寅初、何廉、李权时、刘大中等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倡经济学的中国化;薛暮桥、许涤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也提倡中国化;唐庆增、王亚南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在批判我国古代经济思想、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创建“中国经济学”;蒋介石、祝世康、陈豹隐等人则提出了中国近代的经济学——民生主义经济学。在计划经济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学在中国逐步引入并享有独尊地位,毛泽东、孙冶方等人尝试创立“中国式的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面临着经济学的国际化、本土化,还是创建中国的经济学的选择。例如,1980年代我国突破了苏联教科书和“左”的理论,恢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统,并引进西方当代经济学理论,熊映梧和薛永应还共同创立了生产力经济学。1995年开始,经济学界出现了持续的关于中国经济学发展方向的争论,有些学者提出要用新的范式取代传统政治经济学,并应致力于经济理论研究的国际化、规范化和本土化。

最后,孙老师总结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特点,近现代中国发生了多次历史巨变,中国经济学界却反复讨论经济学发展路径问题,不同时期的许多观点却惊人的相似,这种情形无疑是值得深思的。与此同时,孙老师还强调指出:经济学的中国化成效显著,但创建中国的经济学却进展缓慢。在中国经济建设的现代化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有意识地通过经济学的中国化,从案例、数据到理论、方法,经济学中的中国元素会越来越多,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将会水到渠成。

在孙大权老师的学术报告结束之后,张晖明老师、严法善老师、焦必方老师、李洁明老师、戚顺荣老师、尹晨老师、杭行老师、高帆老师、樊潇彦老师、冯剑亮老师、方钦老师等就相关问题与孙老师进行了交流,包括农村土地产权的实现机制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经济理论发展中的人性假设问题,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中国元素”内涵问题等。会议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