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 / 正文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二十八——气候变化、海外白银与社会动乱——来自清代华北平原的经验证据

  发布日期:2014-03-27  浏览次数:

2014年3月25日下午13:30-15:30,经济学系在经济学院514会议室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赵红军教授主讲,题目为“气候变化、海外白银与社会动乱——来自清代华北平原的经验证据”。经济学系副主任高帆老师主持了研讨会,经济学系的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赵教授首先介绍了这个主题的研究缘起。他指出:作为一个经济史的问题,之前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曾关注到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明朝末年由于白银短缺而造成社会动乱的这一重要特征事实。由于清朝具有政治长期相对稳定、经历过明显的气候变化和经济体的相对封闭性等特征,所以,赵教授拟以清朝作为研究对象,从气候变化和国外白银流入两个角度出发,深入到朝代内部探究其对社会动乱的影响机理。

之后赵教授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现有文献。在有关气候方面的文献中,学者们都得出了气候变化会引起经济波动进而造成政治和社会动乱的结论;相关文献也对白银输入中国及其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提供了证据。

赵教授强调清代的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清代的货币制度,采用银钱双本位制,这就带来了银钱比价变动和国外白银输入的问题;二是清代的粮食市场特征,清朝的大米已经形成全国性的市场,农民介入粮食贸易的程度较深,很少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而粮食市场恰恰成为经济社会关系交互作用的重要渠道,气候和白银的变动通过粮食这个渠道影响到每个居民的生活,进而对经济社会发生作用。

针对上述的经济现象,赵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说,他认为清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社会,导致其发生社会动乱的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传统的气候——农业生产——社会动乱机制;二是大量海外白银输入中国破坏了中国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并导致社会动乱。针对这个理论假说,赵老师设定了旱涝指数、白银存量、银铜比价、全国米价、华北地区小麦价格、全国人口、华北平原动乱指数和外部入侵等变量,以为计量分析提供前置条件。

赵教授对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并得出了实证结果,结果显示:社会动乱与旱涝指数、白银存量和银铜比价都具有较强的显著性,但是白银存量和银铜比价对社会动乱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气候变化作为外生自然冲击,海外白银作为外部世界经济冲击,它们都通过一国经济体内部的经济因素而发挥作用,这种扰动可能影响农业经济体的社会稳定;二、就气候变化因素来看,干旱指数相对于洪涝指数而言,对华北平原的动乱具有更高、更稳健的解释力,这与华北平原本身就偏旱有关;三、海外白银对社会动乱的影响可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从存量看似乎扩充了国内的市场规模和商业化水平,降低了动乱的可能性,但从白银流量看,银铜比价是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量白银作为战乱时期的避险工具被贮藏起来,导致物价上涨,引起了经济体和社会的动乱。

在赵教授的学术报告之后,李慧中老师、陈庆池老师、寇宗来老师、李丹老师、孙大权老师、高帆老师、李志青老师、方钦老师、樊潇彦老师等就相关问题与赵教授进行了讨论。包括:从清代货币制度思考当今世界货币体系,清代银铜比价变动的具体原因,白银窖藏功能的实证检验,收入分配机制对社会动乱的影响,历史数据的来源和有效性等等。此次学术报告会最后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