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 / 正文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77期: 历史唯物论的重构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布日期:2017-12-18  浏览次数:

2017年12月5日下午,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转型与发展”系列学术讲座第77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514会议室举行。经济学院经济系教授孟捷教授做了题为“历史唯物论的重构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彩讲座。讲座由经济系主任张晖明教授主持。

孟捷老师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史中有关历史唯物主义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两派争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部争论起源于恩格斯晚年有关澄清“经济决定论”的五封书信。到了十月革命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时,作为落后生产力的俄国率先实现了生产关系变更的社会主义实践,更是引发了理论界的争论,葛兰西以《反对资本论的革命》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提出了批评,而列宁本身在《论我国革命》中还是强调了劳动生产率的作用,认为劳动生产率其实是新社会制度最终获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孟捷老师随后又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科恩和布伦纳关于是否经济一元论所展开的论战。科恩以生产关系性质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以及生产力发展贯穿整个历史作为基本命题,并依据人的理性特征、历史境遇的稀缺性以及个人改善自身境遇的动机作为前提条件,重新阐述了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布伦纳则以英格兰、法国以及东欧16世纪历史进程来反驳这一观点,用作为拥有相近经济基础的三个区域最终走向三个完全不同路径的历史事实为例证,以此证明生产关系变革未必都是响应生产力的。

接着,孟捷老师介绍了张闻天对于生产关系两重性的框架解释,即将生产关系划分为劳动关系和所有关系,并且前者主要是表现和适应生产力的提高,而后者则是服务于对于剩余的占有。此框架同诺斯对于制度的目的的描述有相互联通之处,后者也认为,界定产权结构基本规则以及降低交易费用会促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和统治者租金。

孟捷老师认为,生产关系的变迁未必一定响应生产力的变化,而是以占有更多剩余为目的所进行的结构调整。但是,只有这种改变最终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迁才具有不可逆性。孟老师定义其为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并且由模型显示了在整个变迁过程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比重逐渐增加,取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孟老师最后强调,要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并用此框架做经济学分析,就要摒弃自由主义,以及马克思自身所保留的两分法的传统教条。将经济与政治、市场与国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再看成对立的两个范畴,而是统一范畴的两个部分。并且,以此为基础才能跨越斯密的1.0版本和凯恩斯的2.0版本的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全新的市场经济3.0版本,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孟老师演讲完毕后,经济系的老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张晖明教授、马涛教授、王弟海教授、高帆教授、李丹副教授、樊潇彦副教授、孙大权副教授以及张涛副教授等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