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 / 正文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第71期:近代中国是马尔萨斯社会吗?——计量检验与政策讨论

  发布日期:2017-06-19  浏览次数:

2017年6月13日下午,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转型与发展”系列学术讲座第71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514会议室举行。经济学院经济系副教授陈硕老师做了题为“近代中国是马尔萨斯社会吗?”的精彩讲座。讲座由经济系主任张晖明教授主持。

陈硕老师首先以马尔萨斯人口论为切入点,提出三个可供检验的假设:一是马尔萨斯社会内部不存在覆盖社会大多数人的生育转型;二是该社会由于缺乏生育转型和人口转型,发生的技术进步只会带来人口的增长而非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是过量的人口增长由于会降低人均生活资料和人均生活水平,增加了诸如战争、传染病等“现实性抑制”的概率。为验证以上假设,陈硕老师收集了大量的历史经济数据,然后以技术进步、人口学动态、经济增长和战争四个维度的数据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动态,以1580-1900年地方志中玉米的传播时间衡量技术进步,以生育率、死亡率等作为人口动态指标,以城市化、人均实际工资为经济增长衡量指标,以关内18省内战(农民起义)数量作为战争数据来源。通过运用自回归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验证技术进步是否带来了生育转型,运用双重差分法验证技术进步是否带来人口和经济增长,运用泊松回归模型验证了内战是否产生于过量的人口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最终,陈硕老师的研究得出近代中国是典型的马尔萨斯社会的结论。

根据计量检验,陈硕老师又提出三个政策讨论:首先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于提高发明和使用技术人的人力资本回报,人力资本回报的上升才会带来全社会的人口转型,玉米引种只是一种粗放式的技术进步,且引种速度过慢并未形成扩散效应,同时单一技术进步可能无法推动全社会阶层的人口转型;其次将国内某部分单独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意义有限,分析中要考虑到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再分配及国内贸易;最后仅就人口及人均生活水平指标的数据质量展开争论对理解前现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动态意义有限,马尔萨斯社会表征在于人口增加但人均生活水平维持不变,而其背后运行的核心机制在于缺乏人口转型。

讲座生动有趣,吸引了学院各系老师、同学的到场,樊潇彦、冯剑亮、高虹、葛劲峰、何光辉、李志青、孙大权、王弟海、韦潇、尹晨、张涛等多位老师出席会议。参会老师分别就玉米与水稻的替代性、玉米对技术进步因素的代表能力、移民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传统儒家文化对人口动态的影响、农民起义次数的数据标准化、劳动数量与质量的替代性等问题发表意见,并展开热烈讨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