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 / 正文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第69期:“共生论”与“资本论”的对话

  发布日期:2017-05-17  浏览次数:

2017年5月9日下午,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转型与发展”系列学术讲座第69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514会议室举行。全球共生研究院创始人、院长、复旦大学访问学者钱宏教授以《“共生论”与“资本论”的对话》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讲座由经济学系主任张晖明教授主持,经济学系高帆、高虹、周宇、陈硕、尹晨等老师及多位同学参加。

钱宏教授从经济学定义应当回到中国《资本论》研究大家、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老主任漆琪生和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陈岱孙提出的“经世济民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作为社会哲学的共生理论引入经济学基础分析,首先,他分别以“马克思的愤怒”与“皮凯蒂的困惑”为切入点,讨论新老“资本论”异同、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共同局限,其次分析了“社会(资源)资本化”和“资本(财富)社会化”两种“制序”模式特征的演进历程,及其引发的公民、社会、政府三大自组织力失衡,同时,由于二十世纪至今,发展主义、现代主义遭遇增长、对抗、施恶操控三大极限。钱宏教授认为,传统经济对于人类经济行为处于“市场自由与政府操控世纪钟摆周期循环”的维谷之中的状况,几乎完全无能为力!

钱宏教授将他的问题归纳为:“社会论”如何接着新老“资本论”说?由此,钱宏提出一个问题,即:新老“资本论”是否遭遇自身对于人类经济实践的严峻挑战?相应地,经济学的第一显学地位是否将可能让位于社会学?

钱宏教授提出的共生经济理论核心,是用共生思维驱动创新为动力,创建一个零边际成本共生社会。该理论的创新在于将经济学研究对象,从“理性经济人”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仨自组织人”,从而把经济学的关注点,从“投资-供需-进出口”转到“生产-生态(交换)-生活”上来,“让生产回归生活”;将经济考核标准,从资本的增(减)值转换到能量的能耗(效),从“GDP价值参量”转换到“GDE价值参量”;成本结构在政府、企业基础上增加社会、家庭、环境,建立“五大资产负债总表”;经济形态走出市场经济-政府经济周期性世纪摇摆,建构“社区经济-政府经济-市场经济”三大经济形态相互作用、共襄生成的新格局。

钱宏教授的报告引发与会师生的思考,会上围绕社区概念的具象化和社区经济的承载体、社会(资源)资本化和资本(财富)社会化的推动力及实现机制和理论分析框架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共生经济理论体现多学科交叉,讲求人文关怀,为经济学讨论范式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