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下午13:30-14:45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来自KU Leuven经济学院的博士候选人季月梅报告了她最近她所写的一篇论文,题目为“Identity and Educational Choice: A Behavioral Approach”,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钊教授主持,陆铭教授、陈诗一、张晏老师以及经济学院的部分学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季月梅首先讲述了经济中出现的教育选择的现象,她指出社会经济背景极大的影响着教育选择,然而,1980年以来,尽管有着不断上升的巨额经济上的激励去选择高教育,大学参加率在高收入人群中比低收入人群增长更多。并提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信用约束或是文化缺失?
接着季月梅指出教育投资是有风险的,这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了接受教育收益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这些原因有市场风险、个人对自己能否完成教育不能确定、假定能力一定,个人并不能确定自己在毕业后自己所处的收入分配中的地位等。她在已做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对该问题的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人力资本投资理性预期效应理论,对收入的分配主观与客观的信念一致;另外一种是行为方法,对收入分配主观信念通常与客观不相符。季月梅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并将这种方法中的效用方程包括了两种因素:一是对毕业后在劳动市场的经济奖励基于认知能力;二是一个人在学校期间在自己理解的认知能力上有自我的情感。并指出社会经济背景决定了一个人学校之前的教育、学校质量以及同龄影响,而这些对教育激励和学校选择的形成都有影响。
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的激励模型,区别认知能力的高、低类型、学校前的教育以及高、低类型的概率,代理人通过选择不同的行动使得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为了得到一个完美贝叶斯均衡,季月梅假设在这个自我筛选的博弈中,代理人是理性的,这意味着代理人将选择行动使自己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并且信念是从均衡的策略中得到。
通过分析,季月梅得到以下结论:学校质量、学校前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决定一个人教育成就的关键。劳动市场上纯粹的经济激励可能并不能吸引高能力的个人投资高教育。公共政策应该改变学校早期以及后期的教育去弥补赋予的劣势。
讲座之后,部门老师以及学生就该论文中的一些地方与季月梅进行激励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