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讲座会议预告 / 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 / 正文

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第40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的中国经济挑战和应对

  发布日期:2010-12-30  浏览次数:

2010年12月21日13:30-15:300,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5报告厅,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博士为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教授主持,公共经济学系师生、经济学院及其他学院的部分同学参加了此次论坛。

讲座开始之前,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授证仪式,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教授为沈建光博士颁发了经济学院客座教授的聘书。之后讲座正式开始,沈建光博士为在场师生分析了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11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对比2009年3月的第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当下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增加进口来满足,并没有增加国内产出,因而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与前一轮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相一致的是,量化宽松可以避免美国国内陷入持续通缩。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可以缓解美国国内通缩的情况,但加大了通胀的压力,而压力向全球范围内扩散,有望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转化为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近期,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一些国家亦纷纷采取单边货币行动,竞相贬值,引发了一场激烈国际货币之争。日本六年多以来首次干预外汇市场,重拾零利率,以遏制日元升值。此外,与日本和美国相比,欧元区采取的财政政策更为收紧,这将促进欧洲央行采取宽松政策,以舒缓不景气的金融市场。与此相应,德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已经低于2.3%。同时,欧元区各国国债利差逐步扩大。因此,欧洲债务危机虽然已过最坏时期,但离完全解决还相去甚远。所有这些因素都将限制欧元的上升空间。美元近期虽然仍将保持弱势,但对主要货币显著贬值空间已经很小。

那么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呢?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转化为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同时中国出口也必将受到影响;而随着贸易顺差的减少,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会进一步加重;由于紧缩政策,中国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资产价格泡沫会受到打压,预计热钱的进一步流入可能会有所减少,而由于美元贬值空间有限,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步伐将有所放缓。

之后,沈博士和大家讨论了一下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中国通胀的根本原因。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并不是强加的,储备货币的决定最终还是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实力。而近期中国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热钱流入?或是很多人认为的结构性通胀?亦或现在的通胀是全面通胀的开始?沈博士认为十二五之后我国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为重点的政策,以及民工荒等现象表明的经济中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将推动工资的上升,这使我国本轮物价的上涨具有长期性。最后,在场的师生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很多同学还向沈建光博士进行了提问,探讨了中国现阶段的房价和通胀等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