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至6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办的“首届中国财政学论坛”隆重举行,来自2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9家知名经济学学术期刊的编辑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财政学论坛”是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武汉大学共同发起成立,旨在为财政学、税收学和公共经济学领域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一个高层次平台,通过深度研讨,加深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研究。我院陈钊教授、王弟海教授、张晏副教授、杜莉副教授、孙琳副教授参加了论坛。
“首届中国财政学论坛”共收到论文投稿160余篇,最终通过评审参会论文为87篇。在论坛的闭幕式暨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上,陈钊教授与博士研究生王旸的论文《“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获得优秀论文奖。另外两篇分别是:陈晓光(中国人民大学)的《财政压力、税收征管与地区不平等》;郭长林(上海财经大学)的《被遗忘的金融市场扭曲:积极财政政策是如何显著影响居民消费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贾康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平新乔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给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作者:陈钊 王旸
摘要: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营改增”改革促进分工的两种可能。首先,利用企业经营范围的变化,我们发现部分制造业企业由原来自给自足提供生产性服务变为对外经营该业务,其营业收入也相应增加。其次,部分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改革后明显上升,说明这些企业获得了来自制造业企业更多的业务外包,这也是分工深化的体现。对不同类型“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我们也通过检验实际税负的变化排除了企业混业经营(避税)的动机,安慰剂检验的结果也证实经营范围的变化的确是“营改增”改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