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1) 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宏观、微观)研究。
研究方向二:《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1) 资本论的学术思想与方法论;
(2) 资本论在国外的研究动态;
(3)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过程;
(4)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演进
研究方向三: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比较研究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
(2) 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比较;
(3) 中西方合作经济比较研究;
(4) 经济体制及其转换模式比较研究。
研究方向四: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
(1) 西方企业理论的发展;
(2) 西方企业制度结构的变迁;
(3) 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科学管理;
(4)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
研究方向五:当代中国经济(理论与政策)
(1)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经验研究;
(2) 中国经济理论实证研究;
(3) 中国经济政策研究(侧重于宏观、中观)。
研究方向六:经济与社会
(1)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3) 经济学视野里的社会问题;
(4) 经济学的社会学化。
研究方向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实施。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中外经济思想史与比较
(1) 中外经济思想史的特点、异同;
(2) 各自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方法论;
(3) 经济思想史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创新等。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中国经济史
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本着厚今薄古的原则,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脉络,重点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及与此相应的近代经济观念、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方面的变化。借鉴和运用当代经济学、历史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特征、规律及其经验教训,为现实经济服务。
研究方向二:外国经济史
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掌握人类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线索和脉络,重点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探究它们通过经济起飞走到世界前列的宝贵经验及教训,并比较研究中外经济发展的不同轨迹和特点,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步入世界强国行列提供借鉴。
研究方向三:中国金融史
研究中国近现代金融发展史、中国银行发展史、货币史、证券投资史,及国外银行发展史。探究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资本积累和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中国深化金融改革及探索金融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微观经济学
(1) 高级微观经济学
(2) 产权经济学
(3) 产业组织理论
(4) 金融经济学
(5) 转轨经济学
(6) 当代中国经济
研究方向二:宏观经济学
(1) 高级宏观经济学
(2) 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
(3) 劳动经济学
(4) 经济增长理论
(5) 养老保险制度
(6) 公共政策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世界经济理论
(1) 世界经济理论问题
(2) 当代全球性重大问题
(3) 当代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比较研究
研究方向二:国际经济学(含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理论
(1) 贸易原理与最新发展
(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问题
(3) 汇率与汇率制度问题
研究方向三:国别与地区经济
(1) 大国经济研究
(2) 新兴市场经济研究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4) 区域货币一体化研究
研究方向四:国际经济关系与外国经济史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2)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关系
(3) 大国经济发展史比较研究
研究方向五:专业英语
以英语为工具,研究世界经济中的各种重大问题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投资经济
⑴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
⑵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
⑶产业投资理论与实务。
研究方向二: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管理
⑴国家与地区发展战略及管理;
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⑶国家与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研究方向三:宏观经济政策
⑴各国金融体制与政策比较研究;
⑵各国财政体制与政策比较研究;
⑶中国宏观经济监测方法与政策评价。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
(1)城市的产生,增长和衰落
(2)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3)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政府作用
(4)城市犯罪问题及其后果
(5)城市交通体系以及城市运行成本
(6)发展中国家城市政策和城市化
(7)产业组织理论的空间实证
研究方向二:房地产经济学和城市理论
(1)城市经济中的房地产市场
(2)房地产财富的来源
(3)需求冲击下的房地产供给
(4)办公楼市场
(5)全球化和资本市场
(5)房地产的价格和财富效应
(6)全球化背景下的房地产金融
(7)发展中国家住房政策以及效果
研究方向三: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1)新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发展
(2)产业集聚的机制
(3)新贸易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4)技术外溢和区域创新
(5)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发展
(6)区位理论
研究方向四:城市与区域规划
(1)城市规划理论
(2)大都市区规划
(3)城市更新与社区开发
(4)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5)城乡统筹
(6)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公共财政学研究
本研究方向研究宏观财政政策、政府间财政关系、西方财政理论学说及其演变、预算制度及其改革、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税收制度优化、财政分权体制研究等,侧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财政体制改革问题,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政策设计、分析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二:税收学研究
本研究方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税收政策动态和理论热点,主要研究内容涉及税收效应、税收归宿和税制建设等税收学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培养过程重在夯实基础和系统深入,并贯穿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成为具有从事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三: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研究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迁、中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侧重于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效果及改革方案的研究。
研究方向四:社会保障研究
本研究方向研究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的公共政策理论及分析方法,注重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保障与贫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古典、新古典理论框架;社会保障微观模型、宏观模型与数据分析;全球社会保障制度及发展趋向等。并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研究方向五:政府绩效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政府绩效评价、财政支出效果评估和政府绩效预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政府会计和绩效审计等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国际金融
(1) 资本账户开放研究
(2) 人民币汇率理论与政策
(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
(5) 国际资本流动
研究方向二:货币银行学
(1)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2) 商业银行管理
研究方向三:金融市场学
(1)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
(2) 行为金融学
(3) 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
研究方向四:投资学(含风险投资)
(1) 资产定价
(2) 业绩评估
(3) 投资策略
(4) 资产组合
(5) 风险投资的价值评估
研究方向五:金融工程与数理金融
(1) 金融风险管理
(2) 金融创新与产品开发
(3) 金融模型分析
研究方向六:公司金融
(1) 资本结构
(2) 股利分配政策
(3) 公司治理
(4) 实物期权
研究方向七:保险与国际保险
(1) 保险市场内涵
(2) 保险监管
(3) 经理制与代理制
(4) 保险经营
(5) 再保险
(6) 保险投资
研究方向八:金融史
中国金融史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古典、新古典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
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和动向,贸易政策的运行机制以及它们的福利效果;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国际贸易管理技术。
理解贸易与发展的关系;研究贸易政策改革如何推动贸易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
研究方向二:多边国际贸易体系和区域贸易自由化
了解战后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以WTO为核心的贸易体系的运行机制。
了解战后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及其特点,探讨多边贸易体系与区域一体化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向三:国际商务管理
国际商务的一般规律和国际商务理论, 国际商务主要形式和特点及适用场合,国际商务行为主体的行为模式和决策模式,各国商务环境及商务文化,中国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选择
研究方向四:跨国公司管理
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的成长轨迹,国际竞争格局,跨国公司战略和组织,跨国公司功能管理策略,母子公司管理,多元文化管理,中国跨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研究方向五:国际贸易与金融
贸易理论,贸易发展,金融规制,金融市场,贸易融资等
研究方向六:国际服务贸易
服务经济特征,服务生产与流通规律,国际服务,贸易与投资理论,服务市场开放效应等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失业经济学
(1)主要介绍国外在失业理论方面的先进成果;(2)将失业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结合,对我国失业的具体成因及其治理方法进行研究;(3)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失业保险体系进行政策研究。研究特色为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通过系统地学习经济学及失业理论,深入剖析中国的失业问题,研究中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研究方向二:劳动经济学
(1)学习主流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2)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运作与人力资源配置问题;(3)我国的体制背景和文化特点等因素对劳动力市场运作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在于掌握经典的劳动经济学模型和研究方法,强调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
研究方向三:人口、健康与社会保障
(1)系统学习人口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与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相结合;(2)掌握健康经济学的理论,掌握该领域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3)研究人口、健康对公共政策的影响,重点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设计和福利效应;(4)了解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政策和问题,运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法分析中国问题。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一:计量经济方法和模型
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论研究;
计量经济模型;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经济结构问题进行分析;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和中长期趋势进行预测;
研究方向二:数量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定量分析;
微观经济定量分析;
金融数量分析;
产业经济定量分析;
经济增长发展理论和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问题定量分析;
城市经济问题定量分析;
科技经济问题定量分析;
劳动经济问题定量分析;
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
研究方向三: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非合作博弈理论和应用;
合作博弈理论和应用;
信息经济学和应用;
实验经济学和应用;
行为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