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前沿 / 正文

前沿 | 李志远教授团队论文在发展经济学顶级期刊JDE正式发表

  发布日期:2025-09-08  浏览次数:

近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李志远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 The Chilling Effects of Unsuccessful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on Firm Export Dynamics ” 在发展经济学顶级期刊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正式发表。

内容简介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反倾销作为一类重要的贸易救济手段被广泛应用。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成功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例,分析其带来的直接贸易影响,却普遍忽视了那些最终未征税的“不成功”的调查可能产生的影响。基于2000–2015年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以及中国企业海关进出口企业数据,本研究发现,即使反倾销调查最终未成功带来反倾销关税,但这一调查本身仍会显著增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涉案产品未来再受调查的风险急剧上升。这种不确定性对出口企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寒蝉效应”,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中新企业的进入数量下降27.2%,而在位企业的退出率则降低28.7%,最终导致活跃出口的企业总数减少38.1%,出口总值也出现显著萎缩。本文构建了一个融合企业异质性与政策不确定性预期的理论模型,阐释了上述现象背后的作用机制。反事实分析表明,这类“不成功”反倾销调查所造成的出口损失与经济影响,与征收反倾销税产生的影响相当。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它揭示了反倾销调查的破坏性可能超过人们以往的认知,其影响并不仅限于最终征税的案例。即使是“不成功”的调查,仍可能通过加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抑制市场“创造性破坏”的活力,阻碍高效率企业进入和低效率企业退出,长期来看可能损害进口国消费者福利与产业效率提升。因此,必须更加审慎地评估反倾销政策(以及一般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潜在的、广泛的经济成本,认识到反倾销调查本身就是一种强力的贸易威慑工具,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这为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估贸易保护政策的真实成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