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

55664251(本科生)

65643132(研究生)

65741490(学生党建)

65643970(就业/生涯发展)

65643131(三助/国际学生)

-Email:

econinfo@fudan.edu.cn(本科生)

econgraduate@fudan.edu.cn(研究生)

econcareer@fudan.edu.cn(就业/生涯发展)

地址:国权路600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310室


首页 / 学生天地 / 经院事 / 新闻中心 / 正文

【学术】第八届学术之星-赵达采访稿

  发布日期:2018-01-19  浏览次数:

赵达,2017年复旦大学第八届“学术之星”获得者,西方经济学硕博连读,导师张军教授,曾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科学管理学院交流,复旦大学新生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复旦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华宝兴业基金”奖学金获得者。目前已在《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各发表一篇文章。

1、请问学长在读博期间有哪些比较大的收获?

收获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明白做研究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硕博连读前两年是纯理论培养,因为老师认为应该先把基础打好,记得有一次张老师开seminar,章元老师说过“张门”的学生做研究时都是以问题为导向,即明确论文关注的方向和问题。我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阶梯电价和阶梯水价,经济学中假设人是理性的,即会对边际价格做出回应,但是国外研究发现人是非理性的,消费者关注的是平均价格,目前的研究主要是这方面。去年有些文章形成初稿,然后参加了十几个论坛,比如林毅夫老师的“新结构经济学冬令营”,还有我们复旦的产业论坛,在这个过程中也见到了很多以前通过教科书和论文了解的人物,受益还是非常多的。

2、学长在学术之路上有没有遇到过瓶颈和困难,以及学长为什么会走上学术的道路?

困难是有的,我本科专业是数学,而硕博班会在第一年学“三高”(高级微观、高级宏观、高级计量),宏观微观学得很吃力,而且周围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基础,学习压力比较大,但是在过程中发现还是很有意思的。研究经济不只是提供一个谋生工具,它也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社会是如何运转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对一些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刻,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政策的内在互动。选择学术的道路还是因为可以研究中国问题,现在中国有很多有趣的问题可以研究,这对经济学家来说是一个机会,比如PPI是先导指标,但是现在发现PPI对CPI的传到过程受限,如果可以回答清楚PPI对CPI的传导机制,那对以后的实习工作也肯定是有好处的。外界还是比较关心我们在学校研究的深度,而不只是一个广度,我们现在肯定会比18岁的时候懂得多,但很多时候这样的差异都被年龄控制掉了,我们并没有超预期的表现,所以思考问题的深度才是核心竞争力。

3、学长能和我们分享下支撑学长在学术之路一路走来的动力吗?

有几个方面。第一是家庭的支持,歌德说过一句话:“学术是富人的游戏。”虽然并不富有,但是首先要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比如允许我去读博士,并不急于让我找工作;第二是学校、学院和老师的支持,学校和学院有非常自由的学术环境,比如学院的各种论坛,有些学者观点都是相左的,但这些学校和学院都可以容纳。第一次见张老师还是有些紧张的,但后来发现张老师是一个非常谦和儒雅、坦诚、对学生很好的老师,我们在提出自己学术观点的时候,老师都是鼓励的,实际上这对一个刚入学界的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第三是自己的兴趣,刚开始也是想去业界的,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并不矛盾,这个还是和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有关,经济学研究现实问题,这方面比如朱民老师、哈继铭老师等都是很不错的榜样;最后就是本科毕业时候形势不好,当时是12、13年,工作不好找,硕士毕业时候又赶上15年的股灾,当时也是考虑到经济小周期的因素,就希望先读博士,等待经济的好转。

4、对于一些同学面临的在国内或出国读博的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吗?

之前邹至庄老师来的时候,陈诗一老师也问过类似的问题,我也有同学在国外读博,但是这个问题既然是个问题,那么本身就没有那么容易回答,就像两个苹果三个梨和三个苹果两个梨,看我们喜欢哪一个,这个取决于每个人的效用函数。海归博士在理论方面确实有比较扎实的基础,而国内读博问题导向的实证研究会更多,就像宋铮老师发在AER上的文章《Growth Like China》,研究的问题是很具中国特色的,西财的甘犁老师也发现top5杂志上面有关实证的研究越来越多。就像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几乎没有海归,但中国还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经济学家唱空中国,实际上这可能是对中国的实际问题不够了解,也是上天入地中的“入地”有些困难。因此,不能绝对说哪个好或者不好,关键还是有没有认真打好基础,有没有认真去思考。

5、学长对硕士、博士生学弟学妹们的学术生涯有什么样的建议和寄语,以及在发表文章方面有没有可以传递给大家的经验?

我知道很多同学还是希望做学术的,但是在实施阶段可能会碰到一定的问题,事实上很多时候学术是一个A+B+C+D的过程,需要学术者具备各种能力才行,但是一个人可能同时很难具备,这个时候就可以和别人合作,也是一个发挥比较优势的过程。同时,要明白很多时候一篇好的论文是以年为单位,要由浅入深,先从相对简单的部分做起,然后再在思想和技术上加大难度,逐渐复杂,不要一上来就想做的很完美,这个过程也是一个“learning by doing”的过程。我认为第一篇文章还是应该和老师或者师兄师姐合作,这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开始负责文献收集,然后逐步深化,参与数据处理,进而演化为idea迸发,最后达到独立撰写的程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