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 / 正文

经济系推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话研究”系列学术讲座 | 第十讲

  发布日期:2021-11-29  浏览次数:

经济系推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话研究”系列学术讲座

第十讲:“金融资产泡沫检验”

2021年11月16日下午一点半,由经济系组织的“转型与发展”系列学术讲座第115期在学院51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王晓虎副教授主讲,由经济系王弟海教授主持。本次讲座也是经济系正在组织开展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话研究”系列研讨交流的第十场讲座。王晓虎副教授所讨论的主题是金融资产泡沫的检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晖明教授、汪立鑫教授、韦潇教授、马涛教授、姚京副教授、陈登科老师、邱实老师、高虹老师、苗克老师等20多位师生参加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王晓虎副教授首先从三个部分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内容。第一是如何定义资本市场的泡沫?以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的月度数据为例,资产泡沫的定义逐渐变得清晰。从1995年开始,纳斯达克指数开始了长期且迅速的攀升。但是不可简单的依据资产价格的涨跌而定义泡沫。同时期我们还可观测到纳斯达克指数的红利序列基本保持平稳,并未出现迅速的上升。根据经典的定价理论,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而红利序列反映了未来现金流。从而,当资产价格急剧攀升并且与红利序列的差距越来越大时,就可定义为出现了泡沫。当资产价格存在泡沫,资产价格的上涨变得可以预测,有效市场假说就不成立。

随后,王教授介绍了资产泡沫的理论模型和文献中常用的检验泡沫存在性的方法。当泡沫不存在时,资产的价格序列应为一个单位根过程;同时,价格序列和红利序列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但是,当泡沫存在时,资产价格将变为一个发散过程,且与红利序列的协整关系也不再存在。所以,检验泡沫的存在性就简化为了检验价格序列的单位根性质和检验协整关系的存在性。基于以上逻辑,将逆向迭代回归方法应用于纳斯达克指数,检验出了从1870年到2010年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的七次泡沫阶段,并估计出了泡沫的起始和破灭时间。

接下来王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内容。他指出当资产价格出现突然或持续的下跌时,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段,常用的泡沫检验方法会将此时段检验为泡沫。王教授对这一现象给出了理论解释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最后,与会老师对讲座内容纷纷展开了深入探讨。王弟海教授提到,上述检验假设红利是单位根过程,但是现实中,某一产业、行业,红利本身是一个增长过程,这是否还能用同样的检验方法?王晓虎教授解释道,当红利过程存在发散性质时,可以定义发散过程之间的协整关系,然后检验红利过程和价格序列之间协整关系的存在性,协整关系存在便没有泡沫,协整关系破灭意味着泡沫的存在。由此,传统的泡沫检验方法的逻辑还是适用的。

本次讲座对如何发现泡沫,如何检验泡沫,以及发现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泡沫做了比较有意义的分享,对目前的研究具有很大启发,在场的学者纷纷表示受到了启发,达到了预期效果。

(由博士生游怡乐整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