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2日下午3:30,由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公共经济学系主办的“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第89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808会议室举行。来自哈佛大学的白洁老师作了题为“Collective
Reputation in Trade: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Dairy Industry”的讲座,探讨了整个行业甚至产业链的集体声誉对公司个体的影响。报告由公共经济学系刘宇老师主持。
白老师首先提到了集体声誉会产生重要的外部性,有时候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中所涉及的行业都会受到集体声誉的影响,而一个国家作为某类产品的原产地,其相应的声誉也会影响到国内的企业,例如瑞士手表。这就使得我么进一步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现状:1、缺乏知名商标以及有声誉的大公司;2、关于发展中国家制造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担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3、一系列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因素正在显现。
考虑到以上这些问题,白老师提出了她的研究目标:1、研究是否存在集体声誉这一影响因素以及这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有多大,主要是通过分析关于某一公司产品质量的负面新闻对该公司的同类企业以及该产品的原产国的影响;2、研究能够缓和这类影响的因素,主要从供给、需求以及政府政策三个角度来考虑。在考虑了以上这些目标之后,白老师将2008年中国乳业丑闻作为研究的时间节点,并选取了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13年的数据,1998-2009年制造业的普查数据,以及与检查清单匹配的公司和产品数据来分析当年的奶业丑闻对其他奶品企业和相关产品的进出口的影响。
白洁老师在此次讲座中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1、分析了在2008年丑闻之后集体声誉对中国乳制品企业出口的影响;2、在任何产业和区域的研究中均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要将微观的公司数据和质量检验数据结合起来,集体声誉是一个会影响到公司出口和对外贸易情况的极为重要的因素,要通过多个渠道寻找可以缓和这一因素影响的方法;3、将以上分析扩展到更多的产业以及市场设置当中去,例如: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以及国际产品召回数据库。
此外,白老师也就此提出了政策建议:1、了解行业或地理区域内的声誉溢出效应对于为发展政策提供信息非常重要;2、需要建立起共同的管辖机构;3、质量危机后应进行潜在的长期质量升级。
白洁老师的讲座为我们考虑贸易问题以及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新颖的角度,并且讲座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封进老师、刘宇老师等在场师生都针对该报告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家都在这场讨论中收获良多。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