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 / 正文

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第212期:技术进步方式与长期增长: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

  发布日期:2009-09-30  浏览次数:

2009年9月29日14:15-16:00,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0会议室,来自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代谦副教授做了题为“技术进步方式与长期增长: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的讲座。报告由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钊教授主持,陆铭教授、寇宗来副教授、吴建峰博士以及复旦大学的部分学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首先,代谦副教授通过对中国自秦朝以来两千年中人均收入的观察,发现中国即便在经济总量上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人均GDP却长期停滞不前,并且这种倾向在宋朝之后异常明显。对此,代谦副教授介绍了几种现有的解释,指出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产权保护制度的影响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却是基于了人力资本的递增本身具有收益递增的性质这一并不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特征的假设。

代谦副教授则认为,传统中国技术进步的停滞根源于传统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式。他将技术进步分为两类:物化创新(Materialized Innovation),主要体现为新产品、新工具的不断发明;人力资本增进型技术创新(Human-capital Augmenting Innovation),体现为劳动者技艺的提高,凝结在人的生命之中。中国传统社会的技术进步则以后者为主。然而由于人力资本增进型技术创新横向无法广泛传播,纵向无法持久延续,因此无法带来传统经济的长期增长。

代谦副教授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DSGE)模型分析,利用大量历史数据设定相关的参数值进行数值模拟,进行相应的计量回归并做了总结。

讲座过程中,几位老师与同学就文中的一些问题与代谦副教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气氛非常活跃。最后,陈钊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希望大家能从历史纵深的角度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增长停滞这一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