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985数量经济与金融系列讲座 / 正文

数量经济与金融系列讲座412期:Decision Error and Choice (Mis)Perception: Contingent Reasoning from Hypothetical Knowledge

  发布日期:2020-11-12  浏览次数:

2020年11日12日15:00-17:00,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数量经济与金融系列讲座412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714会议室顺利举行。周恕弘(Chew Soo Hong)教授做了题为“Decision Error and Choice (Mis)Perception: Contingent Reasoning from Hypothetical Knowledge”的学术报告,周教授现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席教授,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系韦潇教授主持。

讲座基于古谚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注意到“过而能改”是内在事后性的,那么我们能否避免事先的“过”呢,周教授的研究提出了选择误差来源的问题,认为误差可能来自于误解(misperception)和可能事件推理的失败(failure in contingent reasoning)。研究通过明显的选择误差的例子(Monty Hall的三门问题和同二价拍卖相关的Becker-DeGroot-Marschak机制失败)、不太明显的选择误差的例子(Allais(1953)的共同后果(common-consequence)问题和Ellsberg(1961)的三色(three-color)问题)以及Akerlof(1970)的“柠檬”问题、共同价值拍卖中的赢者诅咒(Capen, Clapp, and Campbell, 1971; Charness and Levin, 2009)和相关的征购公司(acquiring-a-company)问题(Samuelson-Bazerman, 1985)等著名的选择难题做了一系列尝试实验(pilot experiment)。在这篇文章里,研究者探讨了在某一个决策情形下,通过在假设知识(hypothetical knowledge)基础上的可能事件推理(从contingent reasoning)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帮助我们做到避免事前过错。

研究从Savage提出的确信原则(the sure-thing principle,STP)出发,证明了引入假设知识之后,确信原则的描述可以进行精炼。之后通过加总从假设知识中出现的随机引诱(contingency-induced)导致的选择来定义随机思考,并表明了它和通过引入知识的确信原则(the sure-thing principle with knowledge)上述精炼之间的等价性。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控制(knowledge treatment)通过减少随机思考中失误的次数提高决策质量的有效性,且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决策分析,同时假设知识在预防事先决策失误及其相应应用等方面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结合“三思而后行”的俗语,本次讲座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是在面对一个决策情景时可以通过三思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错误:1)通过提出假设知识考虑可能的意外事件;2)思考由假设知识引发的各种不同的意外事件中,我们在结果的选择上是否有偏好;3)如果有,那么根据确信原则,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选择,否则,就只能进行相对可能性的评估。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类似于前述三门问题,二价拍卖问题中的选择错误,达到“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效果。

在讨论环节中,有参会者提出关于偶然事件(contingent)的偏好的疑问,探讨引入知识的确信原则对于决策者的要求是否过于苛刻,因为它要求在所有可能事件以及其对应的事件补集中均有相同的偏好,是否有可能弱化为对某一可能事件及其相应的事件补集,周老师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尽管确信原则可以弱化,但要弱化引入知识后确信原则的精炼版本非常困难,值得后续研究。

最后,报告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