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复旦经济论坛 / 正文

复旦经济论坛第394期:EIA’s Energy Outlook 2016美国能源信息署2016年能源展望

  发布日期:2016-11-09  浏览次数:

11月8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发展研究院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主办的复旦经济论坛第394期在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会议室举行。美国能源信息署第八任署长Adam Sieminski先生莅临论坛并发表了题为“美国能源信息署能源展望(2016)”的主题演讲,对美国及全球未来能源储备、开采、消费现状和前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演讲活动开始后,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诗一教授主持下,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教授首先发表致辞,对Adam Sieminski署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对论坛主要环节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未来在能源环境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在演讲中,Adam Sieminski署长着重分析美国短期石油、天然气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他指出,在天然气生产方面,美国页岩气开采发展迅速,页岩气产量在美国燃气总产量中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迅速增长,到2016年9月已占比60%左右。页岩油开采量也在同期内出现显著增长,从2002年极小的开采量发展到目前约占美国总石油产量的50%左右。EIA预期今冬HH天然气现货价格(Henry Hub spot prices)均值将达到3.15美元/MMBtu,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West Texas intermediate crude oil,WTI)均值将达到47美元/桶。此外,在参考情景下,美国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均在2030年之前超过煤炭发电量;在没有清洁能源计划的情景下(Clean Power Plan ,CPP)仅天然气发电能实现这一目标。

其次,基于EIA的研究和分析,Adam Sieminski署长对国际能源市场的短期发展趋势和长期发展趋势分别作了展望。在短期市场方面,世界液体燃料消费需求保持平稳增长,预期将保持这种上涨趋势,到2017年预期将达到97万桶/天。其中,中国和美国的日均消费量均预期发生上涨;非OECD亚洲国家的涨幅将显著大于OECD国家及其他国家。液体燃料供给将与需求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到2017年,供给仍将能够满足消费需求,但储备量将会出现下降。2016到2017年间,OECD国家原油及其他液体燃料的储备预期将会上涨。

在长期市场方面,EIA预测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从2012年到2040年将上涨48%,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非OECD亚洲国家需求增长将占据世界总需求增长的一半以上。经济活动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是推动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强度的改善将会缓减需求增长的趋势。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目前煤炭消费占据了世界能源消费的40%左右,煤炭消费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但预计到2040年,这种现状将会被煤炭、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三足鼎立的消费结构取代。可再生能源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资源,年均增长率达到2.6%左右。到2040年,化石能源消费将仍占世界总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三以上。从能源终端消费者构成来看,到2040年,将保持目前的构成不变,工业部门仍然是最大的能源需求部门,预计消费占总量的53%左右,而运输业、建筑业分别占26%、21%。从具体的能源市场来看,在天然气市场上,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在美国、中国、加拿大的增长潜力巨大,同时液化能力的提高也会带来液化天然气存储量的上升空间;在电力市场上,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将有替代一部分煤炭发电的趋势,印度将是未来发电量增长最具潜力的国家。

接着,Adam Sieminski署长热情回答了在场师生的问题。关于EIA数据的公开性、公正性,Adam Sieminski署长结合自己的工作研究经验,表示能够深刻体会一些机构数据不公开的弊端,因此,EIA全面提供美国、世界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市场的生产、消费、储备、价格数据。并且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关于数据质量、数据公布时效性的问题,Adam Sieminski署长的回答是,EIA公布的数据能够保证质量和及时公布,使用者可以根据客观数据分析问题。例如美国能源消费数据表明,近年来煤炭对其他能源的替代作用并不显著,这并非统计误差,而是由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的。关于能源市场中政策因素的作用,Adam Sieminski署长认为,政策调整带来了能源结构的优化、环境问题的改善,于此同时技术和硬件设施的改进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最后,Adam Sieminski署长的演讲在师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经济学院吴力波教授、李志青博士等也参与了本次论坛并与Adam Sieminski署长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