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学术会议 / 正文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学术会议新闻稿

  发布日期:2009-11-25  浏览次数:

2009年11月24日下午3:15—5:00在经济学院514会议室,经济学系举行了学术讨论会,高帆老师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析,并针对经济格局和政策选择等问题提出了见解,经济学系的其他老师参加会议并参与讨论。

高帆老师运用大量最新的数据和图表,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经济格局进行了分析:

第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高老师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且存在通缩和通胀急速切换的可能,失业率增加而国际收支平衡形势严峻,当前中国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经济格局。

第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高老师认为现在的经济困局源于国内结构性调整和国际周期性调整的共同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下滑,但并不是引致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结构性问题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中国资本市场并未完全放开;中国金融体系产品创新有限;中国内部有足够提升增长的空间;微观主体流动性不足受制多个因素。

第三,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的依据仍然是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即根据宏观经济走势相机制定货币和财政政策,这是正确的,同时政策试图将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相结合,这也是正确的。从短期来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起到了增长效果,但刺激性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及长期效果仍需观察,因为政策作用在本质上取决于企业和居民这两大微观主体的反应能力。

第四,国际经济格局与中国发展战略。高老师对认为世界经济将是“L&U”型增长,短期内衰退和调整是基本趋势;中长期来看,由于技术创新和制度调整世界经济仍会缓慢增长,同时国际经济格局必然会随着实力转变而走向新均衡。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加速转型和科学发展,转型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投资、出口和消费结构转变;三次产业结构转变;要素密集程度转变;企业产权结构转变;区域经济结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

张晖明、樊潇彦、焦必方等老师也积极发表了对中国和国际经济形势的看法,如宏观经济政策的滞后性、国际经济复苏前景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