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1期目录
凯恩斯主义能否拯救世界经济危机..........华民(4)
日本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以1956年-2008年为例..........贡慧(8)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研究..........朱海洋(14)
金融发展能缩小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治差异吗?——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替代效应分析..........徐礼敏(20)
政策利率与市场基准利率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陈蕊(29)
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张艳(35)
略论三国孙吴早期的货币租税——以湖南长沙走马楼吴简为中心的考察..........何媛(46)
二板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质量提高——基于中国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王德发 王秋红 徐礼敏(50)
中国黄金现货与期货价格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王兆才(59)
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波动——来自沪深300上市公司的证据..........洪雷鸣(67)
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文献综述..........黄敏(73)
本土市场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及评论..........孙丽江(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综述..........崔鸿雁(85)
凯恩斯主义能否拯救世界经济危机
华民
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对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的希望,世界各国的政府和经济学家希望凯恩斯主义能够再次像上个世纪30年代那样拯救世界走出危机。但让人无比失望的是,在危机发生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人们发现凯恩斯主义不仅没有能够帮助世界经济走向繁荣,反而引发了接连不断的主权债务危机。面对愈演愈烈的主权债务危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采取批评与否定的态度,世界各国的政府也在应对危机的政策选择上发生了大转变,从扩张财政政策转向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发生在经济学界与政府政策选择上的这种立场变化,是否意味着凯恩斯主义已经不再能够拯救世界危机呢?本文试图对此问题给以正确的解读。
关键词:金融危机 凯恩斯主义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日本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以1956年-2008年为例
贡慧
摘要:文章在分析日本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计基础上,通过对日本1956-2008年间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日本政府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财政消费性支出均与经济增长长期内存在稳定的正向协整关系及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财政支出增长的格兰杰因,而财政支出无论是投资性还是消费性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从这一结论出发,给出了我国财政支出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日本政府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研究
朱海洋
摘要:本文以城镇地区居民的总消费支出以及子项消费支出为基础,结合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来评价目前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同时对总体差距进行了子项分解,并进行动态分析。本文发现,2005至2009间我国城镇居民实际消费性支出的省际间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总体上均呈现下降态势,说明不同省份之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有所缩小。本文在对总体差距进行子项分解之后,根据子项消费支出的集中系数、权重和贡献的变化,进一步将子项消费支出的贡献变动划分为四种类型。本文认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降低不同省份之间城镇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既面临一些有利因素,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关键词:城镇居民 消费 差距 子项分解
金融发展能缩小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治差异吗?——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替代效应分析
徐礼敏
摘要:转轨经济时期,金融发展和政治关系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金融发展是否能够缩小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治差异?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民营企业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从金融发展和政治关系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上的替代效应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具有政治背景的企业在外源融资上具有优势,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政治差异现象。金融发展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正规金融贷款,缓解他们的融资困境,并对政治关系产生显著的替代效应,它能缩小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治差异。
关键字:金融发展 政治关系 融资约束 替代效应
政策利率与市场基准利率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
陈蕊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和Shibor市场利率的周度数据,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基础上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结果发现,央票发行利率对Shibor具有明显的政策引导作用,而Shibor的变化也初步反映出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期。利率水平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政策主导的央票发行利率对Shibor的变动会做出反向调整,且其波动对Shibor的冲击较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同时对加强政策利率与市场基准利率的互动,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策利率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张艳
摘要:金融中心的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方便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也促进了其所在地的经济和贸易的繁荣发展。近些年来,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
本文选取了伦敦金融城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也即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缩写为GFCI)排名靠前的若干城市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它们所在国或地区的年度数据做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因素有: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资信度、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个人收入最高税率。
关键词:金融中心、竞争力因素、竞争力排名
略论三国孙吴早期的货币租税——以湖南长沙走马楼吴简为中心的考察
何媛
摘要: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既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为我们分析孙吴早期的财政制度、租税制度、户籍制度等多个方面提供重要材料。本文从收益税、人头税、消费税、财产税等基本分类入手,不仅简单分析了个别货币税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还对当时孙吴早期货币税的概貌,做了简单勾连。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发现:孙吴时期,长沙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均取得明显进步;学术界认可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中古自然经济”的观点,似仍有探讨的必要。与东汉时期相比,孙吴货币税制以继承为主,亦根据具体情况做了适当调整。与东汉、西晋相比,孙吴时期的货币与实物租税仍较沉重,百姓生活较为困苦,并多有逃亡的情况。
关键词:三国 孙吴早期 走马楼吴简 货币租税
二板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质量提高——基于中国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
王德发 王秋红 徐礼敏
摘要:本文研究了二板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质量提高之间的因果关系。二板市场从其设立目的来看对上市企业的选择有一定的倾向性,偏好于高科技或高成长型企业,这类企业多集中于二三产业,因此二板市场的发展对二三产业的影响相对要大,从而对于产业结构质量提高有积极影响。本文在实证部分通过相关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边限协整检验和ARDL模型逐次论证了这一点,并从工业化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四个角度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二板市场 产业结构质量 边限协整检验
中国黄金现货与期货价格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王兆才
摘要: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一直是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并且两个市场之间的互相影响程度以及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市场有效性评判标准之一。本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品种为例,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黄金期货价格与现货(AU9995)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地刻画出黄金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作用的大小。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黄金期货价格与现货(AU9995)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引导关系,并且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的价格偏离可以通过自身价格约束机制予以纠正,此外中国黄金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扮演了主导作用。
关键词:黄金期货; 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波动——来自沪深300上市公司的证据洪
雷鸣
摘要: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水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重点,但是对于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波动之间关系的研究却非常鲜有。本文采用构成沪深300指数且在上海与深圳两地主板市场上市的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董事会规模及董事长与CEO的兼任情况与公司业绩波动之间则不能观察到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公司治理,董事会特征,公司业绩波动
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文献综述
黄敏
摘要: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产生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其形成机理可放在“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中分析。在“货币渠道”中,代表性观点有主观预期和信心的非对称调整、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价格的非对称调整。在“信用渠道”中,对其成因的解释主要包括信贷市场不完善、外部融资溢价、资本金约束、金融加速器效应等。实证研究方面,在对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选择上主要有货币供给、利率或其变体和构建专门指标之分,在计量方法上主要采用两步OLS方法、VAR模型及其拓展、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以及STR模型等。国内的研究在追随国外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拓展了对计量工具的应用。
关键词:货币政策 非对称效应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本土市场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及评论
孙丽江
摘要:本土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s)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两国贸易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新的解释,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回顾并梳理了本土市场效应理论内涵的研究和实证应用的研究并进行了简要评论。
关键词:本土市场效应;规模收益递增;贸易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综述
崔鸿雁
摘要:1978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关于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臻于繁荣。本文依循我国金融监管演进历程的脉络及特点,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监管的体制与模式、监管立法、监管理念、危机后如何强化金融监管等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监管 改革开放 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