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欧洲何以领先:经济知识在历史中对福利和经济增长的意义
主讲:波特伦·谢弗德(Bertram Schefold),现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院高级教授(Senior Professor),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曾任欧洲经济思想史协会主席,现任荣誉主席。曾参与编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权威。早年在剑桥大学师从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和卡尔多等人,成为新剑桥学派的重要成员。在资本理论、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等领域出版了五十余本著作,发表了三百余篇论文,并撰写了众多的学术评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国、意大利、日本、挪威、印度等国家,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主持:张军,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时间:2019年10月10日 15:00-16:30
地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614会议室
嘉宾简介:Prof Dr.Dres.h.c.Bertram Schefold,Schefold教授1943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的一个学术世家。他的父亲,Karl Schefold是20世纪德语文化区著名的考古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在古希腊文物发掘、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和德国古典诗歌方面卓有成就,直到今天Schefold家族在巴塞尔仍保有一座博物馆,珍藏着Karl的古希腊罗马艺术藏品。他的外公,Karl von den Steinen,是19世纪德国人类学的先驱之一,本业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和19世纪欧美的潮流一样,进行环游世界的旅行,深入巴西印第安部落和南非原始部落,写成了数卷的人类学著作,尤其是他关于巴西印第安部落的研究,迄今仍是关于巴西人类文化学的奠基性作品。Bertram Schefold教授有两位兄长:大哥Dian Schefold是德国不莱梅大学的法学家及荣休教授,二哥Reimar Schefold是荷兰莱顿大学的人类学家及荣休教授。成长于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Bertram Schefold教授有着令人惊讶的知识储备和颇为古典的生活方式。
Schefold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在巴塞尔大学,取得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学位;在1971年,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题目为“斯拉法的联合生产理论”。随后,赴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进行访问研究,师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和卡尔多。这段时间奠定了Schefold教授的研究基础,并使他成长为新剑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说到Schefold教授的学术成就,就不能不提到上世纪兴盛一时的英国新剑桥学派。这个学派因主要成员都任职于剑桥大学而得名,主要成员为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帕西内蒂和卡尔多等人。学派的兴起,源于经济学史上一段至今未了断的“案子”,即“两个剑桥之争”。罗宾逊夫人等人皆为凯恩斯的剑桥大学同事,凯恩斯因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而名垂青史。但是,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思想传播至美国后,被任职于麻省理工的萨缪尔森、索洛和希克斯等人改造后,形成了新古典综合学派。罗宾逊夫人等人认为,美国的“凯恩斯经济学”(麻省理工位于美国的Cambridge)是对凯恩斯原义的曲解和矮化,故而与美国的经济学家开始了数十年的论争。在争论的过程中,英国新剑桥学派在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逐渐向新马克思主义流派靠近。在关于资本积累和生产的课题上,罗宾逊夫人等人深度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至于“两个剑桥之争”的结果,则是见仁见智。
Schefold教授在这场论争中躬身入局,与萨缪尔森和索洛等人关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经济理论进行了数年的笔上交锋。完成在剑桥大学的研究后,Schefold教授去哈佛大学任研究员。自1974年后,Schefold教授正式开始在法兰克福歌德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至今已逾四十年。在这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教授多次前往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挪威、印度等国的大学担任客座教授。Schefold教授与中国的缘分亦属匪浅。Schefold教授担任德国马克斯·韦伯著作编辑委员会主席,2014年曾赴武汉大学讲授韦伯的经济学理论和韦伯对资本主义的分析;2016年5月赴北大进行短期访问,为北大经济学院讲授西方经济思想,并为北京大学德国文化研究中心讲授德意志古典诗歌;2017年8月赴上海财经大学交流访问,与中国的学者探讨了汉代经济思想。基于卓越的学术成就,Schefold教授自1995年起至2002年,担任欧洲经济思想史协会主席,后荣膺荣誉主席。
Schefold教授的学术起点,是新剑桥学派,后不断扩展深化,进入经济思想史领域,尤其是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既继承了新剑桥学派的衣钵,同时得益于德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天然优势,可以说是一位集大成者。
Schefold教授作为顾问委员参加了MEGA第二部分的编辑工作。MEGA第二部分为MEGA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这一部分负责编辑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资本论》时的一切成书、草稿、笔记以及修改。众所周知,《资本论》包含三卷,第一卷在马克思生前出版,二三卷皆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MEGA第二部分根据时间,对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时的思考进行梳理编辑。这一部分共包含18卷,包括了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之前的准备工作、《资本论》成书、《剩余价值论》、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马克思所做笔记和草稿、《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本人所做的修改等等。Schefold教授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学家,将这一部分编辑整理出版。MEGA版本《资本论》是现代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权威来源。
MEGA,德语全称为“Marx-Engels-Gesamtausgabe”,中文翻译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有的发表文献、手稿和往来书信的完整版本,是今天最完整也是最权威的马克思恩格斯作品的版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当时的名称上冠有“历史考证版”字样)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苏联,由梁赞诺夫领导的位于莫斯科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编辑,预计42卷。这一计划得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普鲁士档案馆的支持。但是由于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梁赞诺夫被刺杀,众多的俄罗斯和德国的编辑工作者也遭株连。该版出版12卷13册即告中断。
1965-1975年间,随着斯大林逝世后政治气氛的解冻,梁赞诺夫的计划又一次被人们提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出版工作全部重新开始,这一次的MEGA已经不同于梁赞诺夫的版本。此次开始的便是第二版MEGA。第二版MEGA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文献资料,它的出版原则忠实于原始资料、加有详尽的注释,注重版本的学术性。但是这一时期,出版工作开展地并不顺利,“当时的苏共中央非常不愿意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文稿全部公开发表,因为当时的苏联政治权力体制与马克思恩格斯在有关文章中批评的沙皇权力体制有相似之处。”第二版MEGA原计划出版164卷,从1975年到1993年共出版40卷。
1989年以后,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特利尔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和马克思故居研究中心联合起来,创建了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并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出版权。基金会将MEGA的出版界定为“完整的、历史考据性的版本,包括已经公开发表的著作和文章、未发表的手稿、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通信”。
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接手后,将原有的164卷缩减为114卷(包含分卷为122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部分为除《资本论》及相关手稿之外的著作、文章、草稿,第二部分为《资本论》及其准备工作,第三部分为马克思恩格斯书信,第四部分为笔记、摘要、注释。这四部分齐头并进同时编辑,截至目前为止,已有65卷出版。
MEGA对于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举一例可加以说明。在编辑《资本论》的,通过详尽的研究和对比可以发现,恩格斯对马克思原始手稿的改动非常多,对原稿的删减和增补以及对定式和术语的变更超过了5000多处。这些变更显然要比恩格斯本人在《资本论》第2卷序言中所承认的变更要多得多,而且有些变动也未必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只是形式上的改动”,实际上涉及对《资本论》内容的理解。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世界范围内是无可争议的。如果评价一个思想家的标准不是他完成了什么而是他激起了怎样的思考,那么,马克思无疑是伟大的:他迫使我们去面对这个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并思考人类社会如何运行下去。诚然,马克思未能在生前完成他的理论体系,但是“虽然他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他提出了切中要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