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著名金融学家、美国密苏里大学Yiuman Tse教授来复旦大学“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报告纪实

  发布日期:2013-06-20  浏览次数:

2013年6月17日下午三时至五时,著名金融学家、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Peter G. Schick教授Yiuman Tse (谢耀文) 来访复旦大学“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围绕“套息交易与资产配置”这一主题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并与实验室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互动。谢教授1986年获香港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MBA学位,1994年获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投资与金融市场,在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Financial Review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在2002年Financial Management (Chan, Chen and Steiner) 根据16家主要金融学杂志发表论文的情况所作的全球前50名金融学学者排名中,谢教授名列其中。谢教授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包括2006年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颁发的校长杰出成就奖。曾为IBM与Lockheed Martin公司教授EMBA课程,为香港科技大学、中国银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城市商业银行、新西兰Massey University等教授研究生/专业课程。

座谈会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主任张金清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谢教授首先对套息交易的概念进行了介绍,指出“套息交易是指借入低利率货币(例如日元),投资高利率货币(例如美元)以及其它金融资产,在高收益和低收益货币之间进行套利”。然后,谢教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动地展示了关于套息交易的一个未解之谜——从理论上来说,通过套息交易无法实现套利,然而实务中的交易结果却显示,套息交易的套利功能至今仍然有效——从而燃起了大家对于套息交易的兴趣。

图一Yiuman Tse教授做题为Currency Carry Trades and Asset Allocation的报告

接着,谢教授阐述了套息交易、股市收益率、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套息交易能在金融市场中制造大量泡沫,这使得每一次金融危机的诱因中都可以找到套息交易的影子。具体而言,如果日元有走弱的趋势,那么越来越多的人会借入日元进行套息交易,促使日元更加疲软,而股市则会由于大量热钱的涌入而迎来繁荣,催生大量的泡沫。然而,借来的日元最终要用日元来偿还,一旦日元有走强的迹象,套息交易者就会匆忙卖掉在全球各地配置的股票、债券等资产,购回日元提前还款,这个过程将使日元加速升值,同时使股市进一步下挫,甚至引发全球性的股灾。因此,谢教授试图研究套息交易与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希望据此预测金融危机的发生。

针对套息交易在资产配置中的应用、套息交易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新的风险类资产等问题,谢教授通过将诸多风险资产与套息交易的收益与风险的对比展开了分析,证明了套息交易对于资产组合管理大有帮助,而其核心优势主要在于它的收益率波动较小,这个优势在金融危机期间更加明显。例如,套息交易资产与S&P 500股票指数的收益率较为接近,并不能显著提高资产组合的盈利能力,然而其波动率却显著低于S&P 500股票指数,具有很高的夏普比率,将之引入到资产组合中可以显著降低资产组合的波动性。另外,谢教授指出,与以往的新的风险类资产不同,套息交易资产化以后,它的收益率与主流资产组合的收益率依然保持了较低的相关性。究其原因,一是“本土偏好”的投资心态仍然较为普遍;二是套息交易资产比之前的商品资产更加复杂,需要更长的时间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受。因此,套息交易的上述优势至今仍然能够得到延续,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新的风险类资产。

在报告的过程中,谢教授穿插了很多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讲述幽默生动。报告结束之后,谢教授针对大家在具体研究领域以及如何发掘研究问题、做一个高产的学者等方面存在的疑问,结合自身的切身经历和感悟一一给出了回答。例如,针对大家提出的 “如何正确处理数学模型、实证分析和金融学研究之间的关系”,谢教授指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比数学模型、实证分析这些工具都要重要。如果研究问题枯燥乏味,没有现实意义,那么无论数学模型多么精妙,实证分析多么复杂,最终也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一定要重视发掘有趣的、新颖的、有意义的研究问题。至于“如何发掘值得研究的新问题”,谢教授则强调,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从更多的文献资料中获取灵感,因此研究问题的挖掘不仅需要广泛阅读最新的学术期刊、工作论文,还要多读金融类的报刊、新闻,例如Financial times, The Economist, Bloomberg等等。同时,不要迷信别人的结论,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研究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外,谢教授还就“一个好的经济学、金融学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他提出,一个好的金融学研究生应该勤奋努力,具有敏锐的经济学直觉,善于从他人的学术研究和新闻资料中获取灵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废寝忘食,忘我工作。最后,谢教授还和大家分享了发表文章的经验。他认为发表文章需要一些运气,谁也不知道哪篇文章更容易发表。因此,为了降低风险,对于一个问题,要发散思维,可以同时写作数篇相关的文章,这样可以增加发表文章的把握;此外,顶级期刊接收的文章往往都有很好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出发去解释现象,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发表。

座谈会尾声,主持人张金清教授作了简短发言并代表与会全体师生向谢教授致以了诚挚的祝福和感谢。张老师指出,谢教授善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以及忘我工作、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他能够在金融学的多个领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的主要原因,建议大家反复体会谢教授的教诲,对照自己进行思考,进而找到学术研究的窍门,加倍努力,坚持不懈,超越自己、超越前人,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复旦大学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供稿

2013618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