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专业学位导师罗志松、汤文静、张文朗校友主讲国际商务实务课程

  发布日期:2013-06-03  浏览次数:

上海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与未来思考


5月16日晚上,在经济学院805会议室,上海市会展业促进中心主任、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导师罗志松博士应学院邀请,为国际商务硕士的同学作了题为“上海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与未来思考”的讲座,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罗志松先生毕业于复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担任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外贸发展处副处长,在2009年世博会前调任上海市会展业促进中心主任一职,是上海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导策划者。


会展业:经济风向标与晴雨表

在简单介绍了会展业的定义与主要涵盖领域后,罗主任指出,会展业对一国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会展业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说是一国经济的风向标与晴雨表。另外,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会展的显性效益包括促进当地旅游、餐饮、印刷等产业的发展,隐形效益则主要体现在对内、外贸易的拓展和一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比均在10左右。


会展业:机遇与挑战

罗主任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我国会展业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就机遇而言,当前的“后世博效应”已开始逐步显现:2010年盛况空前的世博会为上海留下了一批设施优良的展览馆,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会展业的专业人才。其次,国家对长三角的规划以及对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均为上海成为国际会展中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挑战而言,目前我国会展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会展业快速发展与管理相对落后的矛盾、上海展馆与配套设施的供不应求与内陆城市供过于求的局面,以及会展人才尤其是策划人才的紧缺等。


上海会展业的未来

罗主任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上海未来会展业的发展目标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措施。他指出,到201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一个国际会展之都。而对于上海会展业的发展路径,他指出,上海会展业应该向着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四化”方向发展。

整场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罗主任生动而风趣的语言不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笑声。讲座的最后,罗主任还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谈判与沟通


2013年5月21日下午,百胜餐饮中国事业部发展部品牌发展及战略合作总监、国际商务硕士导师汤文静校友应邀来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为国际商务专业的同学们开展了题为“谈判与沟通”的讲座,针对国际商务专业特性就谈判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点和技巧给予了传授。

围绕“什么是谈判,什么是沟通?”的问题,汤文静女士首先给出了谈判的粗浅定义——判断决策加沟通,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而且充斥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谈判作为达成目标的多种方法之一,与其他几类路径诸如:沟通、拖延、讨好、掠夺、第三方相比,其突出特点在于谈判是两方或多方之间进行的,双方有着不同的偏好,都认为能借由对方方能达到目标,更为关键的是有机会或相信有机会达成共识。通过谈判,双方可以保持持续的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互动的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上,信任是无价的,也是商业伙伴之间最难能可贵的财富,这恰恰也是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境界。

其后,汤女士借助简单的图表就如何能进行一次成功的谈判,给同学们传授经验,例如,确定对方的保留点是谈判的关键技巧,寻找谈判的议价空间,在谈判前要调查清楚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己的保留点以及弄清对方的保留点。汤女士还特别指出,过于关注自己的理想而忽视对方的保留点会导致谈判的失败。此外,谈判的时间掌控也是所有谈判人员的一门必修课,过于冗长的谈判会使谈判双方都失去应有的耐心,降低成功率。

汤女士特别强调了谈判之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一场成功的谈判离不开前期的细致准备,应该严苛地要求自己,要尽量将各种可能情况考虑进去,保证在谈判过程中将意外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压至最低。在技巧的运用上,汤女士并不建议使用太多的技巧,可能会使谈判显得空洞。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是谈判成功的必要基石,友好和谐的气氛更利于谈判的顺利开展。

谈到沟通,汤女士提出了四种境界:让对方按照你的意愿行事;让对方按照你的思路思考;让对方理解你的观念;让对方感受你想让他们感受。为此,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选择正确的语气,不要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语言上面,而应采取更多影响对方的方法。

汤女士的讲座给了同学们许多启发,让大家认识到谈判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对今后同学们面对职场时培养沟通技巧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领航作用。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中国劳动市场的变化对劳动成本的影响


5月28号上午,香港金融管理局研究部经济研究处高级经理、高级经济学家、专业学位导师张文朗博士应经济学院世经系王健老师的邀请,与12级国际商务班的同学们一起,分享其对于“中国劳动市场”的最新研究成果,课程主题为“中国劳动市场的变化对劳动成本的影响”。

课堂上,张文朗博士围绕以下3个问题展开阐述:1、劳动市场变化(劳动力供求变化)对工资的影响有多大?2、劳动力对东部沿海地区雇工与工资产生了多大压力?3、研究结果有何政策启示?

张博士首先描述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他指出,中国劳动力增长自90年代以来呈现下降趋势,并将在数年内变为负增长,而年轻劳动力已出现下降趋势;部分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劳动力短缺迹象,即“民工荒”;最低工资持续上调,外出民工工资2011年上涨21.2%。有鉴于此,有些学者与投资者认为中国已经出现劳动力短缺,对工资造成了相当的压力,并担心工资压力会在较大程度上推高中国通货膨胀。

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出现短缺,对工资的影响有多大呢?张博士为同学们阐述了他的观点。他通过分析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紧张度的“即期弹性系数”得出:在短期,总体而言,劳动供求变化对工资影响不显著,只有部分地区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对劳动力供需比例反应相对灵敏,而国企和外企反应并不灵敏;按区域看,东部地区的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反应比较灵敏。在长期,根据即期弹性推算的东部地区港、澳、台企和私企的长期弹性要高于即期弹性,但仍然较小。为什么劳动力市场变化对部分地区私企与港、澳、台企业影响较大?他指出,这是中国劳动力结构性问题:本科及以上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而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比如技术工人)相对短缺,而这些劳动力主要被私企和港澳台企业所雇佣,因此出现了“民工荒”。

劳动力对东部沿海地区雇工与工资产生了多大压力呢?张博士主要从流动劳动力对该地区不同企业工资的影响来阐述,因为大部分流动劳动力被东部地区吸纳。他指出:在短期,流动劳动力下降10%,使私企工资上升约1%,港澳台资企业工资上升0.3%,对其他企业工资无影响。流动劳动力下降10%,各类企业就业将减少0.5-1.0%;在中长期,流动劳动力下降10%,使私企工资上升3.6%,港澳台企工资上升0.9%,对其他企业工资无影响。流动劳动力下降10%,各类企业就业将减少2.0-4.0%。

通过以上分析,张文朗博士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在整体上尚未对工资造成压力,但局部影响有所显现,特别是对东部沿海地区港澳台与私企影响已见端倪。这可能反映了中国总体上还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但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以及劳动力供需错配现象已经存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村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处于隔离状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存在制度上的限制;还有中国面临的教育问题:高等教育发展非常快,但职业技术教育停滞,技术工人短缺等。

张博士认为,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问题如果持续发展,可能进一步增加某些行业的工资压力,并损害中国出口竞争力。如何缓解结构性工资压力呢?他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区域间劳动替代弹性较高,理论上生产者可以转移到内陆地区,降低生产成本;消除城乡劳动市场分割,适当发展职业与技术教育;从就业角度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照顾低端产业的同时,发展高端产业,发挥高技术和高等教育的优势。其后,张文朗博士与同学们展开深度交流,课程最后在阵阵掌声中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