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聚焦金融改革:复旦大学自贸圆桌会议(第四期)暨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年终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3-12-30  浏览次数:

2013年12月21日,由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和中国金融家俱乐部联合主办的复旦大学自贸圆桌会议(第四期)暨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年终会议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多功能厅举行。本次圆桌会议以“中国金融,把脉2014”为主题,在前五期自贸区论坛和前三期自贸圆桌会议的基础上汇集智慧,围绕2014年中国金融改革方向、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就自贸区建设展开畅想,以专业的知识和先进的国际视野探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问题,会议得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研究院和校友会的大力支持。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包括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先生,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范文仲先生,上海银行行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金煜先生,上海国际集团副总裁杨德红先生,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复旦大学上海自贸综合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等,复旦大学专业学位校外硕士导师、经济金融界校友、共建单位代表和校内教师等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刘红忠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

下午13:30会议正式开幕,刘承功副书记首先代表复旦大学欢迎各位嘉宾莅临,他向嘉宾和校友们报告了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和金融家俱乐部的工作进展情况。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和中国金融家俱乐部都是今年学校成立的重要的多元整合平台,体现了复旦大学整合校内外资源,服务国家的战略构想。两个平台自成立以来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广泛的社会的影响。

随后袁志刚院长代表研究院感谢嘉宾校友对自贸区研究院工作的支持。他充分肯定了学校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与业界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2014金融的改革的大幕即将拉开,人民币的国际化、民营银行的发展、利率的市场化、地方融资平台等热点,还有央行发布的自贸区建设三十条意见的贯彻和实施都是2014年应该展望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如何提高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范文仲先生从宏观层面银行在国家的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中观层面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的改变,微观层面银行内部在微观、业务、资产负债等等方面的变化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银行业在未来金融体系中的定位。他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会面临转型,但是不会出现大滑坡;随着银行体系的竞争格局变化,要全面考虑、充分理解银行和非银行、国有和民营、大型和中小型银行、银行传统业和互联网金融等几种竞争格局之间的关系。

上海银行行长金煜先生从银行的角度就自己对于央行公布的自贸区三十条意见谈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目前自贸区是一个准离岸市场,开展离岸业务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从而推动改革;要做好试验区分账管理,探索差异化监管,大胆尝试、审慎探索,还需要高度重视和国际接轨;此外自贸区建设需要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

上海国际集团副总裁杨德红先生谈了他对自贸区建设如何把握好总体的建设进程、框架的想法。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为中国发展规划了总框图,自贸区是全方位改革的一个着力点,他提出需要建设法律制度来配合改革。具体推进过程中,建立具体的改革时间进度表,在制度上可以设置第三方对改革行为、改革结果进行评估,并且推行进行改革必须保证经济维持在平稳水平。

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先生阐述自贸区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意义,怎么理解自贸区的金融改革,第二是金融改革的要点,第三是金融改革的原则,第四是金融办工作下一步的考虑,第五是对于央行三十条的进一步解读。他认为自贸区主要通过试验区的形式与国际金融的规则相衔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制度,未来可以融入全球一体化。他强调要形成四位一体的改革框架,即人民币的可兑换、利率市场改革、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贯彻改革创新、风险可控、稳扎稳打、主动服务、做好协调几个原则,真正做到可复制、可推广。

会议后半场,在座来自监管机构、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私募股权业等各金融行业的参会成员从自身行业出发,针对自贸区建设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会议讨论热烈,深化了参会者对自贸区金融改革、开放与风险管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金融未来改革深化等问题的认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