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顾晓鸣、王雷泉、葛剑雄教授主讲专业学位职业素养•人文讲座系列模块课程

  发布日期:2014-05-23  浏览次数:

顾晓鸣:体媒体与技术智力—网话文时代的商业智慧

4月23日下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4会议室,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们听取了由复旦大学历史系、旅游学系顾晓鸣教授给大家讲授的“基金经理人道德品质与心理素养”课程,课程主题为“体媒体与技术智力:网话文时代的商业智慧”。整场讲座期间,顾教授用大量生动形象并且与时代密切相关的案例给同学们清晰讲解了大数据、体媒体等概念,并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和积极互动。

顾晓鸣教授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和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2003年IBM的ThinkPad X系列笔记本电脑形象代言人,被IBM誉为世界最具创新思维者。顾晓鸣教授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EMBA主讲老师,对时代前沿热点有独特的解读视角,并对未来商业运营模式有清晰认识和预判。他讲到,今天是个欲望释放的时代,而不再是单纯的娱乐经济时代。所谓的娱乐经济、消费经济都是人们内在潜意识欲望的释放。所有能成功的互联网,都是对人们潜意识行为研究成功之后的成果。只有弄清楚need、demand和desire之间的关系,真正去了解客户的潜意识行为,才能获得商业成功。他还分析了线上和线下关系,所谓线上主要是指互联网营销,而线下则是指实体营销。顾晓鸣教授认为,线上的社交化已经明显影响到线下的各个实体店和大型的shopping mall。而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衣食住行,都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是往社交化的趋势发展。比如K11的出现,它已经不再单纯是购物的场所,而是人们休闲、娱乐、用于社交的场所,它就是对寻常的shopping mall的一个理念上的创新。顾教授还提到,现在有个模式叫做智慧模式,这个模式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比如说像在静安寺7号线地铁站附近的一系列私人定制的商店,它聚集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一起形成一种聚集效应,你可以在这里讨论你的婚纱定价、婚纱式样,而这种体验是单纯的线上形式无法给予的,这也会迎合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形成新的消费模式。

顾教授总结道,人类社会的交往是互酬的,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价值出现,这也是商业理论的本质。就像金融,金钱的每一次出借和收取利息的过程,不仅能创造出名义货币,对实体经济也是有促进的。

在顾教授讲解过程中,同学们不时点头,纷纷表达出了对顾教授言论的认同。同学们表示,现在是迅速发展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已跟过去大大不同,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后,更多的是在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只有在通过挖掘人性中潜意识欲望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客户所想。同学们表示,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当下热点,去把握时代脉搏,多思考多体悟,从而以学致用。

王雷泉: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5月7日下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5会议室,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听取了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雷泉教授给大家讲授的“基金经理人道德品质与心理素养”课程,主题为“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王雷泉教授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著名教授,曾经翻译过《摩柯止观解释》、《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等。王雷泉教授不尚空谈,不作违心之论,力图以史料和事实表达对中国佛教的反省与前瞻,对佛教、禅宗等有着独到理解。整场讲座期间,王雷泉教授为大家清晰讲解禅是什么,禅在佛教中的地位和特点等概念,并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和积极互动。

讲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的基本看法,王教授讲到人生三大目标:安居乐业、安身立命、民心见性,并指出禅宗给出的安身立命的方案即是明心见性。同时,他还提到了“佛“存在的意义,佛为解决众生的生死大事而来,佛与诸佛,三世十方,在无限的时间和无边的空间中有无数的佛,佛启示众生进入佛的境界,提高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觉悟。第二部分是提升眼界、开佛知见,放大心量、周遍法界。王雷泉教授分析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的概念及深意。在谈到心与社会和世界的关系时,王教授谈了四个层面,分别是身心、心的染净善恶、心与众生社会国土的关系以及心与佛的关系。

王雷泉教授谈到,人的烦恼根源在于不了解宇宙和生命的实相,扭曲了自我与世界的真实联系。烦恼障来自感性的欲望,所知障来自知识的局限,人们就是被这两种障碍遮蔽了对真理的认识。王教授还谈到了人们现在受苦,是因为之前起惑,而后造业,才带来了不完美的生命状态。讲座的第三部分为“宗与教——禅在佛教中的地位”,王教授指出禅宗宗旨是“明心见性”。人心有黑白两部分,混沌的部分是受迷惑,这也是众生相。洁净的部分是净土,心悟即佛。

王教授以独特视角给同学们展示了另一种超脱的思想观以及独特的方法论。对于同学们而言可谓受益匪浅。同学们认真听取了王教授讲座,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与王教授进行了深刻对话。

王雷泉教授最后讲到,人们的感觉和认知总是有限的,对于自然智慧无法企及的部分,宗教可以有所突破,它用超脱人类自然智慧的方式去解读问题,让我们从身心净化,放下贪嗔痴,以佛的法界观,平等如实地观察生命的正报与依报,彻底打破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秽土与净土的两极对立。

葛剑雄:中国历史和历史地理中的几个与经济有关的问题

5月13日下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教室,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们讲授“基金经理人道德品质与心理素养”课程,讲座主题为“中国历史和历史地理中的几个与经济有关的问题”。

葛剑雄教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整场讲座期间,葛教授引经据典,将历史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就当代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话题展开讨论,并与历史事件紧密联系,颇为生动和精彩。

作为讲座的开场,葛教授引用一个实例来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经济现象来发掘真实的含义。葛教授在研究中国人口问题时发现,历史上的人口统计数据虽然很详尽,但其实很不真实。明朝以来的人口数据主要来自于人头税的征收情况,理论上是成年的男子,妇女不纳税,因此逃税现象很严重。后期,由于统治者对统计数据不感兴趣,只关心纳税数量,于是每年由中央政府制定纳税指标,以此来确定中国的人口,甚至出现了小数点4位数。葛教授以此引出观点,不要听信教科书和媒体资料,而需要从现象背后发现真正事实。

葛剑雄教授以古为鉴,对当代的几个经济事件进行了对比评论。他首先回顾了丝绸之路以及中国贸易的历史背景。自古以来,中国没有正式的对外贸易,只有朝贡。对于进贡者,薄来厚往,周边国家朝贡积极性很高。而真正的贸易以走私的性质在民间悄悄进行。明朝出现了大的武装走私集团,在福建一带盛行开来。王直、郑芝龙等人纷纷在日本的长崎、台湾的台南建立了基地,官商相护。走私集团甚至雇佣日本人对抗中国政府,对于镇压倭寇的不利导致了明朝后期开放了对外贸易,从商者只需交商税就可进行。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为起点,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这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长距离跋涉导致人畜死伤严重,丝绸因为易保存、轻薄、高利润的属性成为了主要货物。罗马当时最大的买方,拥有大量的黄金,同时对丝绸有旺盛的需求。历史上,丝绸之路畅通使用的时候短,断的时候长,交通不便、途径颇多国家导致这条贸易之路大多数时候是名存实亡的。葛剑雄教授继续分析,今天要重开丝绸之路的动力在于什么?不是外界需要,而是中国自身需要,同时通过这条路增加铁路线。哈萨克斯坦如果重蹈乌克兰历史,丝绸之路的畅通便会困难重重,因为当今的中国难以像唐朝一样控制东亚。历史地理的经验教育我们,中国重新开辟丝绸之路是不可行的。虽然丝绸之路曾经承载了很多荣耀和利润,但是不可神话这一历史,现在更要客观来分析。

随后,葛剑雄教授又剖析了郑和下西洋事件。郑和航海的目的主要在于宣扬国威。自明朝成立30多年,没有外人来朝拜。同时,永乐帝通过政变手段夺取了帝位,需要有外国人的认同来证明自己的地位。在郑和航海的事件中,既不做买卖,也不占领殖民地,反而给当地散布钱财。每一次的开销都非常巨大。因为担忧皇帝再进行第八次下西洋,朝中大臣将所有相关史料都烧毁了。葛教授指出,与哥伦布、达伽玛的航海相比,郑和的这一系列行为没有任何经济目的。

最后葛教授谈到了京津冀一体化问题,先从历史上的定都事件说起,随后回顾了如今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政治地理格局。1967年,即文革的第二年,中央突然决定将天津从地级市升为直辖市,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直辖市。究其根本,是中央领导层的政治决策导致了奇特的格局。天津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是十分明确。在当今的体制下,仅靠领导层倡导京津冀一体化是行不通的,利益当前如果没有制度来规范很难有实际成效,解决的方法在于在政局上作调整。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生动精彩,很好地启发了学生们如何正确看待经济政治事件。葛教授最后指出,由于中国社会存在着许多不成文的规则,很多问题不能只看理论的定义而要看实际的运作。同时,深入解读历史可以对未来进行更多启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