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经济系“转型与发展系列论坛”第82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8-04-28  浏览次数:

经济系“转型与发展系列论坛”第82期: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2018年4月10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成功举行了第82期“转型与发展系列讲座”。本次论坛邀请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陆前进教授做了题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报告。报告由经济系王弟海教授主持,经济学院的张晖明教授、高帆教授、樊萧彦老师、高虹老师、李志青老师、杭行老师等多位老师,以及众多同学们参加了此次报告。

陆前进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报告文章的基本结构。陆教授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多次改革。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每次汇改对人民币汇率市场运行情况的影响,陆教授将主要汇改年份及金融危机爆发年份——1994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5年——作为时间分段点。而报告文章所要探讨的正是这六个阶段中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汇率及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现实情况及相关理论。

随即,陆教授对这六个阶段的汇改效果分别作了详尽的讲解。陆教授表示,改革开放后至1994年汇改前,我国分别经历了内部结算价与官方牌价并存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官方与调剂汇率并存的双轨汇率制度时期,在此阶段中,不同贸易活动会采用不同的汇率来结算;在1994-2005年间,我国进行了汇率并轨制改革,开始实行单一汇率,此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了绝对稳定,人民币对非美元的汇率变动趋势与美元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人民币与美元的有效汇率变动趋势也是一致的。

在2005年汇改后,我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在这种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汇率波动偏离线性稳定水平相对较小,人民币有效汇率与美元有效汇率的变动趋势大致相似。陆教授也提到,尽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人民币与美元有效汇率趋同的态势也并未被打破。并且,在2010年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汇改和201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间,我国采用的是爬行盯住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变化关系。

而对于2015年8月的汇改,陆教授认为此次改革所带来的变化还是较为明显的。一篮子货币汇率已经不是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唯一参考因素,收盘价格也被加入进去了。陆教授表示,此次汇改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极为明显,人民币与美元有效汇率的变动趋势也不再一致,甚至在《汇率安排和外汇管制年报》上对我国采用的汇率制度的描述都有了明显的改变(2015年被称作爬行管理制度,而2016年被称作其他管理制度)。陆教授也介绍说2017年,我国央行表示将在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因此,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采用的是“前一交易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形成机制。对于这个形成机制,陆教授表示,他更倾向于将“逆周期因子”这个因素转变为“实际有效汇率变动”。

最后,陆教授也提到,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逆周期因子”问题、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改革问题、银行间市场和OTC市场的改革顺序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与会老师与同学们积极展开了讨论,本次报告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