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7日,2023中国经济全球年会(CICE)暨中国招聘市场(经济学)在上海蓝天宾馆举行。这是时隔三年之后,中国经济全球年会首次回到线下。
本届年会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主题为:数字经济、中国经济。年会共举办开幕式、主旨演讲、特邀学术论坛、院长论坛、常务理事会、中国招聘市场(经济学)招待会等活动共20余场。共有来自国内40多所经济学科院校的代表200余人,以及国内外100多名优秀准博士毕业生参加了本次年会。
致 辞
在16日上午的开幕仪式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李粤江致辞。他首先对2023中国经济全球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全国各兄弟院校的招聘团队和来自全球的应聘者表示诚挚的欢迎。李粤江指出,本届年会是国内各高校共同探讨和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契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愿意同国内高校经济院系加强合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学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17日上午的大会致辞中,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再次感谢国内各兄弟院校对本次年会和对复旦经济学科的支持。张军教授指出,复旦大学经济学科历史悠久,自创建以来已超过百年。学科以中国经济研究为特色,尤其注重人才引育,构成从“六零后”到“九零后”,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推动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持续取得进展。最后,张军院长表示复旦经院将一如既往地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欢迎有志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加盟。
12.16
主旨演讲
16日上午的主旨演讲共有三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张俊森首先以“二元经济下的老龄化:城市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农业发展”为题作了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在“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自动化技术采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张俊森以中国老龄化及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事实为切入点,指出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加剧了中国城市与农村间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这一迁移也使得城市中的企业在老龄化下能够雇佣来自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作为替代,不需要增加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而农村则因劳动力流失,被迫提高自动化技术的采用水平。他最后指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老龄化对中国的技术采用产生了不均等的影响,这是中国社会相对部分一元化的发达国家社会的一个显著差异。
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赵昌文随后作了题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三大任务”的主旨演讲。赵昌文教授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发展形势,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的三大任务是:第一,从疫情影响中恢复。需提高居民的收入占比及消费信心以促进消费增长,并寻找高质量的投资空间以提高投资水平;第二,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需持续攻坚“卡脖子”技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需着重防范房地产市场、地方债务与金融机构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风险。最后,赵昌文教授认为未来全球面临通胀的不确定性,将是低增长、高分化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国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院长程霖教授发表题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的主旨演讲。程霖教授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定义范畴、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他指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创新性与分析性。中国的传统经济思想指导了中国经济的实践,其中“以和为贵”“常平仓”等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重农学派、日本经营管理模式以及美国的经济政策。在现代价值方面,程霖教授提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时代精神和思想精华能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帮助建构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开幕仪式和主旨演讲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主持。
12.16
特邀学术论坛
16日下午的特邀学术论坛邀请到兰小欢、刘瑞明、邬介然、周臻四位国内优秀青年经济学家,为听众奉献了四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兰小欢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视角下的全球产业链”的学术报告。兰小欢教授从中国视角深度解读了全球产业链。他强调柔性生产的新趋势,并倡导以“网”状思维理解中国产业,而非传统的“链”状思维。此外,他还阐明中国在基础设施和跨境电商方面的优势,并为中国的产业链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教授带来了题为“摆脱贫困陷阱:碘缺乏病的根除与中国农村居民的迁移”的学术报告。刘瑞明教授针对消除碘缺乏性疾病与中国农村居民迁移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中国的食盐专营制度为切入点,回答了地方病消除对人口迁移和居民福利的深远影响。其研究显示,食盐专营制度的实行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和教育条件,促进了人口的迁移,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福祉。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邬介然的报告题目为“宏观经济中的预期与管理预期”。邬教授深入剖析了预期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探讨了预期与预期管理的核心议题,包括微观主体预期的形成机制、特征、对宏观经济现象的影响等。他介绍了关于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并提出了关于宏观政策与预期管理的前瞻性思考。这些研究对于指导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周臻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平台的信息整合:有偏的群体智慧”。周臻副教授认为,众筹并不能有效地运用群体智慧,虽然能够促进优秀项目的成功,但也可能导致不理想项目的过度投资。这一研究揭示了众筹的独特性质和存在的问题,对于理解众筹的本质和运作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特邀学术论坛由复旦经院学科与人才办公室主任韦潇教授主持。
12.17
主旨演讲
17日上午的大会邀请周黎安、彭文生、盛斌、黄益平4位知名学者作主旨演讲。大会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教授作了题为“地区竞争与中国特色的政商关系”的演讲。周黎安教授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政商关系的内涵、特征和演变。他指出在 “官场+市场”双重竞争机制作用下,地方官员与企业家形成了“政绩—业绩”交换的互惠纽带。这种纽带存在着对属地外企业的排他性和歧视性、计算辖区利益时的包容与广泛性、政企关系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以及政企关系兼具制度化和人格化因素等特征。在政企关系的演变方面,周黎安教授认为中央对地方官员考核指标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防止政商关系朝着“逐底竞争”的方向发展,而地方官员也将寻求更加多元化的政绩表现。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围绕“从规模经济到创新经济”的主题进行了演讲。彭文生重点阐述了规模经济效应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大国具有规模优势。中国的劳动力规模相当于印美等多个国家劳动力的总和,高等教育人口数位于全球之首,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优势。在逆全球化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规模经济效应。此外,彭文生还提到了土地规模的重要性:绿色转型中,新能源发电设施部署将加剧对土地的需求,我国较多的土地可利用面积将成为优势。但我国也需注意土地使用上可能存在的规模不经济问题,更好地配置资源。
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盛斌作题为“国际经贸新规则的演进、逻辑与应对”的主旨演讲。盛斌指出,全球经贸格局中的新规则存在着三个“并存”的特征。通过深入分析比较国际经贸传统规则和新规则的经济逻辑差异,他表示治理理念和价值观差异等因素会导致国际贸易新规则谈判与达成出现困难。盛斌认为,我国应当评估高标准经贸规则与国内立法之间的差距,有效推进“制度型开放”。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要守住制度底线与利益红线,研究与寻求新规则的攻势利益与平衡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以“数字金融:业务创新与学术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演讲。黄益平教授介绍了我国数字金融产业的重要事件、数字技术在信用风险中的应用以及数字信用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黄益平教授回顾了移动支付方式的兴起、智能投顾业务的出现等数字金融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他指出,数字技术不仅能够在信用风险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增强金融的普惠性。以数据替代抵押的数字信用削弱了“金融加速器”效应,能够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12.17
特邀学术论坛
17日下午的特邀学术论坛邀请了4位优秀中青年经济学家作学术报告。论坛由复旦经院学科与人才办公室主任韦潇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俊杰教授分享了他在产品差异化、市场竞争和市场进入效率问题的研究成果。企业自由进入可能是无效率的,这其中关键的权衡取舍是企业竞争带来的业务抢夺效应和产品多样性带来的消费者福利改进。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在双边市场中企业的最优数量和传统市场有显著的差别。政策制定者在监管平台时应该考虑这一点,而不能完全照搬传统行业的经验。
南京审计大学社会与经济研究院俞宁教授作了题为“摇号<<拍卖”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他在拍卖和摇号两种分配机制设计比较上的研究成果。对于经济学中最经典的话题,即如何合理分配稀缺资源进行了讨论。俞宁教授指出对比于摇号,散伙拍卖是一个严格好的机制,并讨论了其他的社会福利严格小于摇号的机制设计。
中国人民大学李三希教授作了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的若干思考”的报告。他从数据产权、数据垄断、隐私保护、大数据与价格歧视等角度出发,探讨了推动要素市场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李三希教授指出,将确权与规制相结合可以在保障数据投资的同时促进数据共享。对于隐私保护,他认为应当发挥“市场之手”的作用。同时李三希教授还指出,鼓励竞争+赋予消费者更多数据控制权的方式,更能保护消费者的福利。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田林教授作了题为“平台供应链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他在平台供应链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若干思考。田林教授指出,从消费者端到厂商端的“反向定制”会促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的开发,总体上改善社会福利。他认为电商平台“毛保合同”对于市场参与者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强度。“毛保合同”并不一定会损害厂商,也不一定有利于平台,因为厂商具有调价的权力。
2023
中国招聘市场
在大会召开的同时,2023年中国招聘市场(经济学)同期举办。本次中国招聘市场设置面试和招待会两个环节。16日至17日,参会各高校安排了线下面试。
16日晚,年会举办了中国招聘市场招待会。寇宗来副院长对招聘单位和海内外博士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这个相对轻松的场合,准博士毕业生们主动和老师们沟通交流,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研究设想。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2023
院长论坛
16日下午,中国经济全球年会院长论坛在蓝天宾馆上海厅顺利召开。来自国内24所高校经济学院系的参会嘉宾汇聚一堂,围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新形势下国内高校经济学人才招聘工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主持论坛。何平、邓兴华、孔英、林曙、刘澜飚、马湘君、姚树洁、彭斌、瞿茜、盛斌、帅杰、王贤彬、谢锐、喻雪莹、周亚虹、周耀东、焦国伟、迟巍先后作了发言。
嘉宾们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全球年会自2019年创设以来,已逐渐成为中国高校经济学院系进行人才招聘的重要平台。随着学科建设评价体系的改变,国内经济学院系的人才工作已经逐渐从外延型发展转变为内涵型发展。中国经济全球年会应当着眼未来,坚持面向全球招聘,坚持赋能平台以提升招聘效率,从而不断提升年会的影响力。嘉宾们随后围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对中国经济全球年会未来的工作机制提出建议。
2023
常务理事会
16日晚,年会常务理事会在蓝天宾馆长城厅召开。十二家常务理事单位和一家非常务理事单位参会,总结办会经验,进一步明晰常务理事单位和理事单位的权利责任。会议以投票表决的方式,增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为常务理事单位。会议确定,2024年年会主办方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3
致 谢
▲部分工作人员忙中偷闲的合影留念
本次年会得以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院校代表,以及与会者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衷心感谢所有组织者、主旨发言人和特邀报告作者,是你们的杰出贡献,使得本次年会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氛围和独具特色的内容。
特别要表达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科研办、院办和新闻中心全体同仁,以及所有志愿者同学们的诚挚谢意。在活动筹备和组织过程中,你们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为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正是在你们的精心协助下,本次年会在学术、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和支持。期待未来我们能够在更多的平台上深化交流、共同探讨,为推动中国经济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添砖加瓦。谢谢!
中国经济全球年会暨中国招聘市场
中国经济全球年会暨中国招聘市场由国内11家高等院校发起,包括(按拼音首字母顺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旨在为全球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构建一个开放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