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毕业致辞 | 张军:用我们的群体记忆理解世界

  发布日期:2023-06-25  浏览次数:


2023年6月21日上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在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为毕业生们致辞。

各位2023届毕业班的同学,各位返校的2020届、2021届、2022届校友,尊敬的各位家长、现场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又到了一年当中最为不舍的时刻,近千名经院学子将带着两年、四年甚至八年、十年复旦经院人的印记走向世界各地、开启自己人生当中的新一段旅程。首先,我要对今天参加毕业典礼的所有同学以及你们的家长表示祝贺。同时,也特别欢迎参加今天毕业典礼的校友们,此刻是温暖和充满回忆的,欢迎你们回家!

作为院长,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予你们的临别赠言,也在思考经院在过往数载中所带给你们的东西。这几年,新冠疫情跌宕反复、国际形势深刻变迁、科技创新加快迭代、不确定性更加凸显,在变与乱的交织中,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事业,大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人类的前途命运都受到巨大影响。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当日新月异作为外在的一种常态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强调集体参与、抱团取暖、相互支持,个人发展与群体记忆被前所未有地关联起来。在这场时代洗礼中,那么属于复旦经院人的群体记忆是什么?

如果问及个人,可能是一位很喜欢的老师、一门通识课、一场印象深刻的讲座、一顿丰盛的午饭、一晚酣畅的卧谈、甚至一次不太愉快的恋爱经历,所有的这些喜怒哀乐的细节构成了你们的复旦生活,成为属于你们的独家记忆。而问及群体,“理性”“稀缺”“需求”“合作”“协调”,甚至RCT、DID等一个个课堂概念浮现在脑海的同时,我们一百多年奋斗的历史中积累、沉淀、建构的经院气质和韵味,我想那个会是未来数十年你们谈论最多、也对你们影响最深的东西。

作为一名在经院学习、生活、工作四十余载的师长兼学长,我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卓越。从表征上看,我们的吉祥物是牛,气势如虹、奋勇争先、斗志高昂。我们的校友刊物曰《仙舟客》,风引仙舟、客路相逢、万里朝天。从结果上看,我们是全国经济学科研究的重镇之一,我们的理论经济学位列第一梯队,我们编写的诸多教材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我们的先辈在现代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贡献卓绝,我们创下国内经济学发展的多个“第一”等等。我们一直都在干卓越的事儿,也努力成为卓越。

卓越的英文是“excellence”,意有美德。一所大学、一座学院之所以能受人敬仰,她的美德、她的卓越,最终指向的就是她的精神风骨。一方面在于她如何正确处理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坚持不懈追求进步、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方面产出一系列高水平、标志性的成果。蒋学模、宋承先、陈观烈、朱伯康、夏炎德、漆琪生等名师大家们长期在学院执掌教鞭,去年的经济学科百年主题活动上我与诸位共同回顾分享了他们卓越的学术成就,见证了经院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我们以经济学术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心矢志不渝,这是卓越之一。

另一方面则是她如何看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我想学院的使命是带领学生通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学院坚持邀请诸多国内外经济学领域的大咖分享做客,剖析中国经济运行、领略世界经济前沿。梯若尔、周小川前不久刚刚来过,学生竞相报名、现场座无虚席,气氛极其热烈。学院鼓励教师奖掖后学,进班会、开讲座、办沙龙,将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精神贯穿育人全程。在商业化浪潮汹涌而来的今天,这是我们的坚守所在,亦是我们的卓越所在。

当然,我们的目标从不是将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学术大家。事实上,尽管我们每年向海内外著名高校输送大量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子,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选择非常多元的发展路径。这份卓越带给人更加珍贵的,是前辈们教会我们的,以学术的思维、辩证的方法、科学的视角理解世界。

一是用辩证观点观察世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用以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这种观点主张万事万物都处于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中,有新生、有灭亡,有兴盛、有衰落。我院朱伯康和施正康师徒撰写的《中国经济通史》一书贯穿唯物辩证法,对经济与政治、中国与世界、历史与当下进行深度剖析,以理论逻辑呼应现实关切。张薰华先生对《资本论》的圈圈教学法,深深融入到一代经院人的治学思维。从归纳到演绎,从分析到综合,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到历史,变化发展是历史的主旨,“亦此亦彼”“亦真亦假”也是人生的常态。生活没有绝对理性,利益也很难到达累帕托最优。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全面观点总比片面观点更加优质;成功的道路上,恰如其分也许胜过纯粹努力。但是,河流在迂回曲折之后终究汇入大海,奋斗的百转千回必然贴合时代大势。要时刻以好的心态去接纳旅程上的各种不确定性,从均衡、失衡再到均衡,选择策略、制造稳定更加关键。

二是用创新精神做好事业。创新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规律的不懈探索,是实事求是、是勇敢发问、是大胆质疑、更是反复试错。许涤新教授,主动改名以求涤旧创新。他领先探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积极构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和相关政策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许多方法论具有首创性、许多成果彰显独特性。虽然自称是“一名大时代的小兵”,但实乃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思想的闯将。陈观烈教授致力于创新学科育人事业,在20世纪50年代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经济学科、70年代创办第一个世界经济系、80年代建立了由本硕博三个不同层次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90年代创设国际金融系,以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他们对创新的路径选择截然不同,但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对客观现实的研究、对问题本质的洞察异曲同工。让创新不断扎根在经院,将“经世济民、追求卓越”推向新的高度。跳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1+1可能是量,但0到1一定是质。这些年,我们坚持创新和改革,学科建设水平取得了重大提升。在QS最新的排名中,我们的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获得了全球第48位的好成绩。在全球创新版图加速重构的大变革时代,树立创新精神就是要注重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变革时机,推动自我创新要素与社会创新需求有效联结,顺势而为、奋发有为。

三是用“上天入地”闯荡江湖。我在2015年就任院长之初,曾经提出将“上天入地”作为学院的建设目标,即学术研究既要创一流,接轨并跻身国际前沿;又要接地气,厚植并服务中国大地。过去的这几年,学院政策研究与咨询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在短期宏观经济管理、中长期经济转型与发展政策、金融改革与创新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智囊作用。包括我在内的我们多位教师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上海市主要领导的邀请出席座谈会,很多建言获得领导人的重要批示。这再次印证了我们“上天入地”的成果。“上天入地”,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创一流。今天我们的教师可以在全球最顶尖的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这在2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今天过后,你们就要以院友身份走向广阔天地,你们当中有人赴斯坦福、麻省理工、牛津等世界著名高校继续深造;有人前往麦肯锡、中金、中信、华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有人选择成为西部基层选调生。无论你们的事业在哪里、你们的江湖在哪里,你们的梦想在哪里,我都衷心地祝愿“上天入地”能让你们的人生道路走得更正、走得更远,让百年不惧风雨的奋斗,铸就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同学们,不管你们是否已经察觉,你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已经蕴含着经院人的价值追求、实践经验和生活智慧。在离校前的最后几天,我希望你们可以再跟学院的诸位授业良师、和你们的辅导员、和室友同学再好好道个别,为这段即将翻篇的旅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最后,祝大家毕业快乐!SOE永远是大家温暖的港湾!

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