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经济学院4门专业课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布日期:2023-06-09  浏览次数: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3号)的有关要求,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申报推荐,教育部共认定5750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校共48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名录,其中线上课程2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8门、线下课程16门、社会实践课程1门。经济学院入选的一流本科课程包含4门专业课程,其中3门线上一流课程,分别为“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互联网金融”“货币经济学”;1门线下一流课程,为“计量经济学”。加上5门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院已经有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入选课程介绍(2023

一、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

认定课程类别: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陈钊,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应用微观),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于产业政策、城乡与区域发展、环境规制等方面。论文发表于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学术期刊。长期从事《信息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方面曾获上海市优秀教材奖一、二等奖各一项,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获复旦大学教学名师奖。

课程简介:本课程让你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能够从几乎无处不在的信息的角度运用经济学原理更为深入透彻地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评价各种政策。通过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拍卖与国有资产流失”、“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等重要现实议题的讨论,本课程在讲解信息与激励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其在中国实践中的应用。课程也特别注重激发兴趣,让社会学习者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理论、融会贯通。例如,通过一则有关经济学家的笑话,使学生理解“让盲人晚上来打高尔夫球”的政策建议体现了经济学中的“效率”含义;通过评论“廉租房不设独立卫生间”让学生轻松理解这种看似不近人情的做法背后所包含的机制设计的思想。

二、互联网金融

认定课程类别: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周光友,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复旦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具有多年的中央银行工作经验。主要致力于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国际金融与投资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电子货币和数字金融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在《经济学季刊》、《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等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在国际SSCI期刊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Quantitative Finance,Ecological Economics,Applied Economics等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出版《互联网金融》教材1部。为本科生开设《互联网金融》(国家一流课程),《货币银行学》,为研究生开设《金融科技》、《金融理论与政策》及《国家金融学》等课程。

课程简介:“互联网金融”课程的特点是将实做“虚”,将虚做“实”,也就是在虚拟世界再现传统的现实业务,同时在虚拟世界实现传统的价值创造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互联网金融课程是以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金融专业课,是信息化时代金融专业创新课程,其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及创新性的特点。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理论逻辑、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方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能运用互联网金融思想和方法分析及解决现实问题。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演变的理论逻辑。(2)互联网金融底层技术与基本原理。包括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3)电子货币及其影响。包括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与挑战。(4)数字货币。包括网络虚拟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5)互联网金融风险及监管。

三、货币经济学

认定课程类别: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田素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研究内容涉及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东道国国际资本流入结构管理、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资源配置效应、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在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Economic Inquiry以及《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0多项。出版《东道国国际资本流入结构的成因与管理》等著作6部。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国家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著作类优秀奖、刘诗白经济学奖等奖项30多项。长期从事《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中国和美国等重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实践为基础,以货币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教学核心,完整地讲解了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实施等内容。本课程有13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解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等内容,第二部分讲解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机制,第三部分讲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问题。本课程建立了全球重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案例库,将经典理论和学科前沿充分结合;除了及时将美联储等重要经济体的最新货币政策报告作为教学素材外,还组织学生收看货币政策目标(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影像资料。

四、计量经济学

认定课程类别: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陈诗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经济与计量经济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所开设的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高校市级重点建设课程,并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上海市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学术论著先后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入选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荣获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上海市第十届、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目前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韩基础科学联委会中方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主编。出版本科《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教材和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教材。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谢识予、陈登科

课程简介:本文课程旨在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和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授现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论。本课程一个重要特色是,在数理统计和经典计量模型讲解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当前流行的因果识别方法论,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经典计量模型与因果识别模型的内在关联。通过计量经济学理论、模型和方法的学习使得同学们能够掌握经济数据的特有分析方法,学会对经济学理论和规律进行验证和发现。通过与编程学习、软件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对经济数据收集、整理、建模、分析和预测能力。

作为一门联系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桥梁”课程,本课程还将借助中国经济案例引导学生对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进行观察、分析、解释和归纳,学会从丰富浩瀚的经济数据中发现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事实和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