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复旦经济学科,一百年!

  发布日期:2022-11-27  浏览次数:

今天

复旦经济学科迎来百年华诞


自1922年经济学系成立至今

复旦经济学科的发展

始终同时代发展变迁紧密相连

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

在中国经济崛起之路中

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问题导向、知行合一

经世济民、追求卓越

复旦经济学院院训

是学科百年精神传承的最佳注解


君怀经邦志,旦赋济世学

回望风雨路,续写新华章

百年风华正青春

勤行大道再出发




日月逾迈 经韬纬略

回首百年,复旦经济学科如何一路走来?

1917年,复旦大学首创全国高校商科。图为商业研究会集体照

她的起点,可以追溯至1917年。彼时,复旦在国内首创本科学制的商科。1922年,经济学系正式成立。百年来,复旦经济学科的发展道路,始终紧贴时代脉搏,和国家、民族呼吸相通、命运与共。

1922年复旦大学经济系成立。图为1923年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会集体照

上海自开埠通商后发展迅猛,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举跃升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中心。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张刺激人才需求急速增长,建立系统规范的本土经济学高等教育体系迫在眉睫,复旦经济学科应运而生。经济学系成立后的十余年间,李炳焕、唐庆增、夏炎德等诸多海外归国的经济学者加入教师队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学科氛围初显。

抗战爆发后,经济学系随校西迁重庆,战火纷飞中授课不停、传承未止,经济学科一路增设与调整,1939年春设统计专修科,次年成立复旦大学经济研究室,1944年创办商科研究所……以朱伯康、张薰华教授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革命风雨中成长起来。

1949年7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管会主任陈毅、副主任粟裕签署的张薰华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常务委员的委任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旦经济学科也迎来崭新篇章。以许涤新、吴斐丹、漆琪生等为代表的著名经济学家执掌教鞭,复旦开始成为南方经济学教学科研重镇。根据国家经济战略安排,包括蒋学模、伍柏麟先生在内的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被送往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学接受苏联经济学家的培训,此后成长为国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改革开放后,在思想大解放的气氛中,复旦经济学人开始积极投身时代变革。为适应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专业化、精细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复旦在全国较早地陆续成立了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和公共经济系,并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经济系分离出经济管理系,即现在的复旦管理学院的前身。

1985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立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面对时代提出的学科包括系、专业以及研究机构的重组创新的新要求,1985年,经济学院正式成立,学科设置齐全,拥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下设五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春风化雨万峥嵘,作为复旦经济学科的母体,复旦经济学系栉风沐雨、枝叶繁茂,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许多个“第一”——1979年,成立全国高校中第一个世界经济系;1980年,经济学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金融研究院成立,挂靠经济学院,是国内高校中第一家跨学科综合性金融研究教育机构……

“提及复旦经院的百年辉煌成就,每一个经院人的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军说,学院取得的成绩是复旦大学成长和进步的缩影,而复旦的进步又折射出中国崛起的现象以及与日俱增的综合实力。进入新时代后,复旦经济学院以“上天入地”为目标,着力推进学科创新升级。“上天入地”意味着,学术研究既要创一流,接轨并跻身国际前沿;也要接地气,厚植并服务中国大地。



经世济民 服务社会

追本溯源,“经济”的目的是什么?

并非为个人谋私利,而是为社会谋福利——要让整个社会的资源在国家、全球层面得到最佳配置。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代代忠诚于科学研究理想、致力于服务社会进步的复旦经济学人扎实耕耘、接续传承,成就了如今复旦经济学科稳居国内第一梯队的领先地位和全球中国经济研究的重镇——

张薰华先生《关于中国城市土地制度课题的进展状况》手稿,级差地租理论研究直接催生了中国土地批租政策,并在 1988 年宪法修改中得到体现

曾是中共地下党员的张薰华,毕生致力于《资本论》研究。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依旧排斥“市场”,他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国家也可以收取地租”,即土地批租理论,奠定了中国城市土地使用最重要的理论基础。1987年,深圳特区率先试行土地批租,随后逐步推广全国。

《政治经济学教材》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接见文教、卫生、艺术人士,复旦谈家桢、蒋学模、孙怀仁、章靳以等六位教授受到接见

蒋学模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他与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同仁主编的高等学校通用教材《政治经济学教材》再版13次,迄今累计印刷近2300万册。毛泽东主席看了此书,称赞说这本书写得不错。

赴美留学归来的陈观烈,是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先后在复旦创办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开辟了中国金融学研究新篇章,亦带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

被誉为“双通”学者的宋承先,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研究30多年。他1983年撰写的《<资本论>提要》第4卷出版,填补了中国《资本论》研究中的空白。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国,中国经济迎来巨大腾飞和变革,复旦经济学科也进入历史机遇期。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下乡五年的张晖明抓住机会,考入复旦,就读于政治经济学系。他跟随蒋学模先生读研,正值改革开放后“要讨论的问题多多”的时代。在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中,张晖明对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改革问题产生兴趣,在蒋学模指导下撰写博士论文,主要研究产权制度问题。

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已近四十年,张晖明从不“关着门做学问”,他带领学生积极接触工厂经理、政府官员等,就是希望能将自己在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真正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他始终铭记蒋学模的教诲:不要固步自封、自我僵化,要不断接受新东西、和社会接触。

“我们人才的培养体系、课程结构,都与中国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并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变革,更为细分化、个性化。”张晖明认为,复旦经济学科发展极具“经世济民”导向。

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复旦经济学系第一届研究生合影(左二为尹伯成)

同样是改革开放初期,时任经济学系教学秘书的尹伯成敏锐察觉到,政府已在推进市场化改革,可当时经济学系的教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便积极开始推动教学改革。他原以为要冒违背马列主义原则之险,不料得到原系主任张薰华以及时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林克同志的大力支持。尹伯成不仅被委任为副系主任,还跟随复旦访日代表团去日本多所大学考察。

当时,国内迫切需要了解西方经济理论。在教师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原本研究经济学说史的尹伯成,因数学、英语拔尖,还挑起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没有留洋经历的他,钻研英文同类教材,边译边学、边学边教、边教边写讲义。后来,由讲义汇总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广受好评,多次修订再版,被国内多所高校经济学科教学所使用至今。

2019年,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合影

如今,复旦经济学院继续担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学问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密切关注中国问题,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注重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提升政策研究与咨询服务的能力。以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院以及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研究平台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智库机构,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


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

《当代中国经济》课堂

课上,一位儒雅的教授正借助现实案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一步步引导学生应用经济理论知识思考现实问题。台下,坐满数百名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聆听……这门《当代中国经济》,是复旦学子口口相传的“网红课”。

“中国经济最为丰富多彩。”课程负责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自1993年起在经济学院任教至今。1997年,他开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正是《当代中国经济》课程的前身。

近30年中,他坚守教学一线,从学理上为一代代学生讲深讲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近年,该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被教育部教师司纳入“雨课堂”,实现线下线上同步,为中西部高校130多位教师提供线上教学观摩与研讨。

注重理论基础、讲求深入浅出,是复旦经济学科办学特色之一。张薰华、尹伯成、王克忠、李慧中、张晖明、张军、袁志刚等教师因教书育人的成绩,被评为全国、上海市或学校的先进教育工作者。10年来,复旦经济学院共有40多门课程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扎实的理论地基永远是学术高楼最坚固的支柱。我们的老师讲课授学,最重视理论基础。”说起前辈教导,张晖明历历在目。比如张薰华教授的150道口试题,带有极强的启发性和研究性,抄不到现成答案,“只有认真理解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

张薰华先生及其所著的《<资本论>脉络》

张薰华更为知名的,还有极富创意的“两个圆圈”——用以表示内容(内圈)决定形式(外圈)、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从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易于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思路极其严谨,但时时大胆创新。”多年后回忆起来,77级经济学院校友、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觉得,这是张薰华对他影响最深的地方。

蒋学模在指导尹伯成修改文章时曾多次叮嘱,写文章要深入浅出,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写,自己弄懂的东西,也要用别人能看理解的语言表达。在尹伯成记忆中,老一辈教授如陈观烈、宋承先学问极好,讲什么都通俗易懂,“一堂课45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若干年后,尹伯成走上讲台,师长教诲得以传承。许多人同样评价他编写的教材、讲授的课程都也通俗易懂、符合实际。他说:“我不喜欢教条式地讲课。经济学是抽象的,一定要把它具体化,让学生愿意听。”

育人,更不限于课堂。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志青93年入学复旦经济学系,当时,许多知名教授虽已年迈,但仍和本科生打成一片。

“老师们平易近人,不仅给我们上基础课,也欢迎学生去家中当面请教问题,可以说将生活和育人全面打通,对待学生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李志青记得,自己当年和同学自主创办经济学兴趣小组,邀请张薰华、叶世昌等老一辈教授和张军、袁志刚、石磊等中青年教师周末为学生开讲座,从来无人推辞。

赓续血脉,薪火相传。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经济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作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2年9月,张军、田素华、陈诗一、石磊等完成《立足中国实践,打造中国学派:经济学一流本科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课题,探寻和优化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打造中国学派进行不懈探索与实践。培养机制创新、育人平台打造的背后,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便捷可达的成长通道、教学相长的师资力量,是不变的灵魂。


海纳百川 面向未来

一个世纪以来,复旦经济学科英才辈出。5万多名优秀学子,以卓越之姿遍布全球各地。

经济系52级校友吴敬琏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对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论突破有卓越贡献,对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有推动作用;经济系77级校友朱民58岁出任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成为首位进入IMF高层的中国人。2015年11月30日,IMF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自此,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种特别提款权货币。朱民说:“能代表中国服务世界是最大的荣耀。”

海纳百川、立足高远。如今,复旦大学经济学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致力于开拓师生的国际视野,积极提升国际化建设,在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与能源环境经济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经济学院目前有“国家级人才”29人次,此外在国际上邀请一大批学者,包括范剑青教授、方汉明教授等,并聘请多位柔性引进著名社会人士担任讲座教授,使复旦学子能与国际一流学者自由交流。

张军教授对话美联储前主席、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伯南克

2015年10月10日,首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

经济学院通过各类国际高端学术会议,进行跨学科、跨国别、跨领域的广泛对话,汇聚海内外顶尖经济学家,共同交流和研讨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在上海论坛上,院长张军教授与美联储前主席、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伯南克进行精彩对话;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首创了以凝聚校友资源进行实践型研学,为国家经济助力的智库平台论坛模式,向经济学界发出强有力的复旦声音。

截至2022年9月,经济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瑞士苏黎世大学等70所院校签订了学生交流协议,与6个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开展学生访学项目,共设立15个双学位项目,派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3个月以上的访问和交流出访。

2022年10月,“90后”复旦经济学院副教授宋弘成为“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最年轻的获奖者。本科毕业于复旦经院的她,当年正是从学院的学术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中找到科研的兴趣,并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从学生到老师,感谢复旦让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处的风光。”她说。

经济学院新大楼概念图

今年初,经济学院楼宇西侧,一座新大楼主体结构封顶。未来,这座超过3万平方的独立空间,将大幅提升学院教学、科研和办公条件,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复旦经济学人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目标,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把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第一个复旦”的奋斗融入新征程的时代洪流。

经世济民,追求卓越。百年风华,初心不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