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专访|张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帮助更多境外资金投资中国市场

  发布日期:2020-06-24  浏览次数: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6月18日在向第12届陆家嘴论坛发来的致辞中表示,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2020年是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之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论坛上称,上海正在成为开放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全球一流的投资者只要投资人民币资产首先会想到上海。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2020年也是上海自贸区走过的第七个年头。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此刻入选上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作为一位长期工作生活在上海的经济学家,张军对上海极为关注。2009年他就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最核心的意义是要把人民币结算汇集到上海,今后十年将是人民币走向世界的关键,上海在当中会扮演重要角色。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在全球化的新格局下,上海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上海自贸区又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张军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总结说,2013年成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当初的想法和定位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正确的,就是要对金融开放进行试验,为未来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做功课。展望未来,上海仍需努力打造金融开放的新高地,成为整个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支点。在全球化的逆流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能够切实助力中国国内市场的开放。



澎湃新闻

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言,2020年是重要的承上启下之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冠病毒疫情突然来袭,在国内外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迎来什么机遇与挑战?


张 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应该说自从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的表现就是我们开始反思。过去在说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时,就是简单地拿纽约和伦敦等城市来比较,把它们当作国际金融中心的模板。到现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的和内涵都已经更为丰富。首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服务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有些国际金融中心,比如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的东京等,它们都不像中国这样有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比如像新加坡,它是整个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但本国对金融中心的需求量并不大。中国香港能够发展至今主要是因为依托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如果没有那么多来自中国内地的企业到香港去融资上市和发行债券,香港很难发展到现在的地位。但我们的国际金融中心并不完全是为其他主权国家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很多其他亚太金融中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不可能主要服务其他国家,我们肯定是首先是要服务自己,因为我们的市场太大。第二,上海肯定是要在全球市场跟中国市场之间起到连通的作用,在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之间形成一个桥梁。


澎湃新闻

疫情对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有很大影响。在后疫情时代,上海对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 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中国在后疫情时代的应对办法就是要尽快形成“国内大循环”。靠国内大循环所造就的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中。过去4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讲了开放,不是开放我们的市场,主要是我们的产品走出去。主要体现为我们去参与到“国际大循环”当中,从国际大循环当中获益,推动经济增长。从今往后的开放,才是真正意义上向全球开放我们国内的市场。对国际投资者、跨国公司开放准入,让它们瞄准中国巨大的市场,进入到中国的更多的行业中。

在这样的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要有担当,要能够帮助国际投资者,为他们进入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

具体来说,外国投资者现在想要进入到中国的市场来投资,他们首先需要用到的就是人民币。那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服务,就是要能够做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这个是与此前所理解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然不同的新方向。过去讲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要讲的是中国的资本怎么能出去做贸易和投资。将来我觉得我们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是要帮助更多的境外资金进来投资中国市场。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澎湃新闻

上海要打造成金融对外开放的枢纽门户功能,除了人民币上自由兑换,上海下一步还能采取什么举措?


张 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无论是债券还是股票市场,这些在岸市场都需要有更大规模的增长。外国投资者要投资中国市场就需要人民币,而现在可供外资流入的渠道太狭窄。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来说,下一个10年我们必须要大幅度地提高在岸市场的开放度,要让全球的投资者投资中国的市场变得更容易,我们因而要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澎湃新闻

如何总结7年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未来自贸区能够发挥什么新作用?


张 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2013年成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当初的想法和定位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正确的,就是要对金融开放进行试验,为未来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做功课。

上海的自贸区是一个试验区,它主要的工作就是开放金融市场,让中国的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融资,国际的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参与中国市场的投融资。自贸区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做试验,相对于更大规模的全面的金融开放,风险要来得小,也更可控。从而可以在自贸区中进行相应的各种尝试,制定相应的各项制度。

未来包括让国际上的好的公司到中国来上市,都是上海金融中心发展很重要的方向。但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将金融开放仅仅限制在自贸区里面。自贸区从原来的28平方公里发展到100平方公里,再扩容到临港新片区,将来还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的范围。

所以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来说,这7年来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层面的试验,是在做非常重要的功课,是为未来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制度建设上的参照。这个工作不能停。国家给到上海这么多先行先试的政策,一定要用好这个宝贵的机会。


澎湃新闻

全球化出现了明显的逆流,新冠肺炎疫情也给全球经济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该如何在推动国家间的合作上发挥作用?


张 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能够真正地帮助到中国国内市场的开放。面对全球化的逆流,中国更需要以开放的市场来应对,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开放更多行业,让国际投资者更多地参与到中国的市场中。中国要拿出巨大的市场,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变成全球化的贡献者,各国就能够有新的共识来推动全球化。所以我们现在提出,要从国际大循环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两个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在这个局面下,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在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更有担当。

返回顶部